补充:
五行:金、木、水、火、土
五味:辛、甘、酸、苦、咸
五色:青、黄、赤、黑、白
五音:宫、商、角、徵、羽
五脏:心、肝、脾、肺、肾
五谷:粟、豆、麻、麦、稻
五官:眼、耳、鼻、口、舌
五香:花椒、八角、桂皮、丁香花蕾、茴香子
五行,金、木、水、火、土。
五谷,稻、麦、黍、菽、稷。
五音,宫、商、角、徵、羽。
五彩,黄、青、赤、白、黑。
“周”字的含义,历来有两种说法。一为“周代”,二为“周普”。前者的寓意在于认为《周易》为西周时代的书。理由便是《周礼》有云:“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一曰《归藏》,一曰《周易》”,而此说认为《连山》为神农时代的筮书,神农也称“连山氏”,《归藏》为黄帝时代的筮书,黄帝也称“归藏氏”,后夏用《连山》,商用《归藏》,西周所用之书则冠以“周”字,名为《周易》。后者则取郑玄《易赞》,“‘连山’者,象山之出云,连连不绝。‘归藏’者,万物莫不归藏于其中;‘周易’者,言易道周普,无所不备。”故而《周易》的“周”字,义为“周普”。
“易”字的含义主要的说法有以下几种:
一、“易”字的篆文为“(见右图片一)小篆:易”,《说文》训为“易,蜥易、蝘蜓、守宫也。象形。”即“易”为蜥蜴之类,主取“变”之义。
二、《说文》又引秘书说“日月为易”,象征阴阳。
三、《周易乾凿度》云“‘易’一字含三义:所谓易也,变易也,不易也”,即简易、变化、不变三层含义。
四、“易”字的殷墟甲骨文为“(见图片二)”,取日出之时阴阳交变之义。也主于“变易”。
甲骨文:易 《周易》在古代文献中常被简称为《易》,至西汉初年被列为“经”书之一,世人遂尊称为《易经》。可见《周易》当以“易”为大义,而诸说纷繁,也莫过变易消息之理。
五谷:即粟、豆 、麻、麦、稻。 古代所指的五种谷物。“五谷”,古代有多种不同说法,最主要的有两种:一种指稻、黍、稷、麦、菽;另一种指麻、黍、稷、麦、菽。 五果:《灵枢经五味》:“五果:枣甘、李酸、栗咸、杏苦、桃辛。”《素问藏气法时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果即:李、杏、枣、桃、栗。 五畜:指牛、犬、羊、猪、鸡等五种畜类肉。《素问·脏气法时论》:“五畜为益。” 五菜:“五菜”是指各类菜蔬,能营养人体、充实脏气,使体内各种营养素更完善,更充实。菜蔬种类多,根、茎、叶、花、瓜、果均可食用。它们富含胡萝卜素、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也是膳食纤维的主要来源。
记得采纳啊
你好,五行为: 木火土金水 ,对应五色为 青赤黄白黑 ;对应五方为 东南中西北 ,对应五脏为 肝心脾肺肾;对应 五音为 角徵宫商羽;对应 五应为 生长化收藏 ;对应五性为 仁礼信义智;....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你,谢谢
关于五谷养生,《黄帝内经素问藏气法时论》讲:“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五谷是指按木、火、土、金、水,五行属性划分的五大类粮食。或曰“稻黍稷麦菽”,或曰“麻黍稷麦菽”。 既曰五谷为养,说明古人认为粮食作物是人不能不吃的主食,而其他水果、肉食和蔬菜,只可作为食物辅助性的补充。因此饮食养生是离不开粮食的,而摄入粮食则该多吃各类的杂粮。从营养学的角度讲,整天吃着单调的大米白面,营养物质不够全面,不能满足机体对于其他微量元素的需求。从传统医学文化的角度说,则是摄入人体的谷类,在五行之气上有所偏颇,不能对应性地补充与之五行气类相感的脏腑。 五谷以养脏气,可分五行以配之。 木谷为麦,可以补肝。大麦、小麦、荞麦。其中以荞麦特点最为突显,麦粒为三角形,暗合天三生木之数。荞麦火谷为稷,可以补心。小米、高粱。高粱色红,更合赤火之色。高粱土谷为黍,可以补脾。黍米、玉米。色黄质粘,黍米为上。玉米金谷为麻,可以补肺。火麻仁。或为稻,大米色白,是为秋金之正色。此外有薏苡仁,亦为金类之妙品。薏苡仁水谷为菽,可以补肾。各类豆子。其中又以黑豆得水之黑,可为诸豆之长。补磷、补镁,营养丰富。 上述各类,平人日常餐饮,如能再配以益五脏之莲子肉、助心肾之巨胜子、固精气之鸡头米、化痰气之落花生,杂粮取食之道,其庶几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