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代表天,坤代表地,坎代表水,离代表火,震代表雷,艮代表山,巽代表风,兑代表泽。
其实还有,风 雷 水 泽 。
易经《易经》又称《周易》,是中国最古老的文献之一,并被儒家尊为五经之首。《易经》以一套符号系统来描述状态的变易,表现了中国古典文化的哲学和宇宙观。它的中心思想,是以阴阳两种元素的对立统一去描述世间万物的变化。
《周易注疏》孔颖达疏:易以乾坤象天地、艮兑象山泽、震巽象雷风、坎离象水火。若使天地不交、水火异处,则庶类无生成之用,品物无变化之理,所以因而重之。今八卦相错,则天地人事莫不备矣,故云天地定位而合德,山泽异体而通气,雷风各动而相薄,水火不相入而相资。既八卦之用变化如此,故圣人重卦……则易之卦爻与天地等成性命之理、吉凶之数,既往之事、将来之几备在卦爻之中矣。故易之为用,人欲数既往之事者,易则顺后而知之;欲数知将来之事者,易则逆前而数之。是故逆数知来事也。
原本中国古代人 ,进门第一个要看到的就是客厅,不能是餐厅,看到餐厅说会漏财,举个例,当客人吃饭时间来你家,看到你家满桌的饭菜,就知道你家财经好坏,马上就 钱露白,即使家里穷,也要想办法弄出几个像样的菜,然后人都会客气留人在家吃饭,你又要多消耗一个人的饭菜了,不就是破财了呢。当然现在这个时代,也许大家都很欢迎客人来家里吃饭。跟当时那个贫穷的社会不一样。
开门第一个映入眼帘的,是什么,客厅,你自然就会做到沙发 休息, 当你 入门见到餐厅桌上慢慢的菜,你自然就会 口水直流,要是 桌上空空,心里自然失落。看到冰箱,你自然会想打开,看里面是否有好吃的。久了肠胃自然就会出问题。进门就见厕,自然就想 撇个尿,久而久之 泌尿系统也会出问题。
吊顶 设计上,天轻地重,地板的颜色要比天花板颜色深。客厅代表男主人,厨房代表女主人,人要客厅休息,也要厨房跟餐厅吃饭,空间大小也代表这男女主人在家里的地位,中国人还是 重男轻女,所以客厅要大,厨房,餐厅也不能太小,女主人也不能没有地位。大小不要差太多,要相互适合,相得益彰。
现在空间利用很重要,客厅跟餐厅 要设计成开放式空间以节省空间,可以用 地板颜色,材质,或是地线,或是高度 区分空间,这也是一个很好的 区分方法,空间上是开放一体,但是细腻处还是有区分。
八卦中代表山的卦象叫艮山
震雷,巽风,离火,兑泽,坤地,乾天,艮山,坎水
自古以来,《易经》研究可分为象、数、理三门学问。“象”指表象、卦象。上至天地日月、水火星辰,下至飞禽走兽、人类社会,通通可被阴阳八卦所“象”化。世界的运动规律,被生动地描述成卦象之理。“象”是易学构成的最基础层面,是“数”与“理”所依赖的基础。 “数”与“理”则是“象”的应用。“数”指术数,包括占卜等,是易“象”在预测学上的应用。它试图以象理推演和预知世界,以达到趋吉避凶的目的。“理”指义理,是易“象”在哲理上的应用。它通过易的架构来讲道德伦常、品性修养等,以达到升华智慧、完美人生的目的。也可以这么总结:“象”注重自然规律,“理”注重社会规律,“数”注重占卜预言。“象”学本来是三学的基础,但在孔子后,尤其是经历了焚书坑儒和王弼扫象的重拳之击后,已经奄奄一息。清朝康熙皇帝在《周易折中》的序中曰:“易学之广大悉备,秦汉而后无复得其精微矣”。《周易折中》曰:“自孔子既没,易道失传,义理既已差讹,图像尤极渺茫。”这里所说的“图像”,就是“象”学。“极渺茫”几字,道出了“象”学的失传。在“象”学两千年来精华尽失的同时,“数”与“理”倒是获得了巨大的发展。“数”学上发展出了八卦预测学、梅花易数、六壬预测、四柱命理、风水学等应用学科。“理”学则在程颐、朱熹等大学者的努力下,登上了思想的光辉顶峰。“数”学与“理”学虽繁荣一时,但都离不开“象”学的基础。“象”学的枯萎,架空了这两门学问,直接影响到它们的长远发展。试问无源之水和无根之木,又何以有大成就?所以,修补“象”学是当务之急,是弘扬中华文化的必经之路。
先说说数,每个八经卦都有一个数,乾卦1,兑卦2,离卦3,震卦4,巽卦5,坎卦6,艮卦7,坤卦8,这些是先天卦数。你写的九三数指的是每个六爻重卦的爻的阴阳及位置,九代表阳(阴阳),三代表第三爻(位置),六爻从下面开始往上数。
象指的是卦的大象,即象形。八经卦和六十四重卦都有一个大象。比如巽卦,上面两个是阳爻,下面一个是阴爻,好像是一个倒放的葫芦,看到葫芦的时候就可以起巽卦。再比如离卦,中间是一个阴爻,上下两头是阳爻,就好比是一个外面硬壳,里面是空的或软芯,核桃、西红柿、水壶、房子、车子都是。另外,六爻的重卦也有大象,如风火家人卦,就是家和万事兴的意思;用到中药里,就是干草这味药,因为干草药性和百家,与哪儿味药都能搭配;大象的意思就是和,与卦爻辞的解释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