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7日(星期二)12时
农历: 壬辰年六月二十午时
春节: 2012年1月23日
立春: 2012年2月4日 生肖:龙
纳音: 长流水 太驿土 壁上土 杨柳木 天运五行:水
八字: 壬辰 戊申 庚子 壬午
五行: 水土 土金 金水 水火
方位: 北中 中西 西北 北南
季北
周易预测五行八字缺什么,如何根据生辰八字五行取名
——谢咏老师评说专业起名字的事情!
有人问谢咏,名字的好坏对一个人来说有那么重要吗?我们来看看当前那些成功的人士,如港台演艺明星,歌星,体育名人,商业成功人士,政界成功人,以及其他古往今来的历史成功人物等,你就会发现绝大多数的人都改过名字的;尤其是现在的那些港台明星,你看看哪一个不是改过名字的,更有的明星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反复改名字,从而我们也知道他们是多么的重视自己的姓名了,因此更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根据生辰八字起名,是所有的起名方法之中,最权威的起名方法,因为生辰八字命格是一个人精气神的灵魂根本所在,起名如果脱离了生辰八字命格,也就是相当于脱离了作用对象,所以一切皆为空谈;而根据生辰八字起名字,绝不是肤浅的看生肖属相,也不是简单的数一数生辰八字五行缺什么就补什么;根据生辰八字起名的精髓点,主要是看命格五行之间的气场是否循环流通,五行气势能量是否平衡对等,然后根据其命格全方位深入细致的分析选取用神,再从姓名角度,结合中国《易经》文化精髓,对你的命局进行修残补缺,辅助命局的五行循环流畅,这好的姓名就好比是过去之文武大臣,以其正能量辅佐君王(命格*主人)携手共进,完成丰功伟业一样的原理;
如何根据生辰八字五行取名
根据生辰八字起名字,其最难和最深层次的亮点就是取用神,只有用神选取之后,按用神选取名字才能够最佳的辅佐命格合格人生,那么到底如何运用呢?简单的讲,就是配合喜用神五行属性选汉字。当然喜神、用神也得有个先后主次之分,用神为主,喜神为辅,缺喜神尚可,缺用神则起不到好的帮扶效果。
八字术,也就是算命,唐朝李虚中发明,至宋代徐子平将其完善。其法是将人出生的年、月、日、时配上天干地支,一共得到四组天干地支,合计八个字,所以称之为八字术。八字算命术,主要通过五行之间的刑、合、冲、穿、会、生、克等信息,去审察五行是否流通,从中判断人的吉凶祸福的。
在生辰八字命格之中,对日主最有利的五行就是“用神”(神,并不是鬼神的神,是指五行的神气,可以理解为八字中最需要的五行),还有喜神,一般是指帮助用神的五行。所以在起名方面,就需要配合对日主和命格有利的五行用神!八字五行喜用神的取法是多样化的,根据各种不同的状态,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
八字中五行之气以中和为好,但八字的中和是极少有的,大部分八字是非强即弱,更有五行缺失偏枯之命。所以,就有了扶弱、抑强之说,意思是说弱者就去帮扶它,强者就去抑制它,使命局达至中和,这些帮扶或抑制日主的五行就是八字的喜用神。
八字并不是简单的扶抑就行,因为八字有时极强,有时极弱,扶也扶不起,抑也抑不住,就只得顺其势而为之,这就得从旺或从弱去论喜用神了。
有些八字金水过多而又生在寒冷的冬天,有些八字木火过旺更出生在炎炎夏日,造成八字湿、寒或热、燥等现象,这就得视具体情况去调节,这些调节的五行(水或火)也是八字的喜用神。
某些八字,五行中有两行气势特别旺盛,如果这两气形成冲克之势(如八字中有水克火),就要去疏通它化敌为友(如用木化解,则水生木,木生火,水克火的状态就通过木来疏导了),起疏通作用的五行也是八字的用神。
如果五行之气,流经某点时受到了阻碍,造成一种病态,这时候就得对这个阻碍进行清除,好比人有病了就用药去治疗一样,这个五行(“药”)也是八字中的用神。
八字取用神、喜神是比较复杂的五行分析过程,必须视具体的情况作出合理的判别,没有一定的命学基础是比较难取到合理用神的。很多命理大师学习生辰八字一二十年还不会选取用神的都大有人在,更别说起了,所以用神取得不对,方向就错,有如南辕北辙,起到相反的作用,所以不得不慎重!
名字是个代号,生辰八字没有关系,还是跟辈分取,顺口好听,就行,名字别取太大了。张诚,张聪,张搏
金宝贝
内容来自用户:luxuemin3848
中国古老的五行八字婚配很准的!纳音五行表汉代才女卓文君曾作《白头吟》一诗,诗中留下千古名句——“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表达了作者对真挚爱情的向往之情!
人活一世,除“生老病死”外,婚姻最为重要,有道是“家和万事兴”,婚姻幸福,家庭美满,才能诸事顺遂,如果婚姻不幸,家庭破碎,那恐怕其他方面也好不了!
所以无论男女,选择适合自己的另一半最为重要,毕竟婚姻可是意味着要和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人共同生活几十年,如果两人“不对付”,那恐怕往后的岁月摩擦不断,甚至走到离婚的地步!
至于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另一半,老祖宗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为我们总结出一条“金科玉律”——“宁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
这句俗语是什么意思呢?放到现在还适用吗?
让我们来一探究竟!
从字面意思来看,所谓“宁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就是说在一段婚姻关系中,宁可男人的年龄比女人大七岁,也不要让女人的年龄比男人大一岁,当然这个“七岁”与“一岁”并不是固定的,其实这句俗语所要表达的意思是:一段婚姻要想幸福,须得“男大女小”,而且男人比女人大的岁数可以“商榷”,女人却决不能比男人大!
老祖宗之所以会有这种说法,源于以下三点原因:
首先,之所以会有说法,是基于男女在心理年龄上差异。根据科学研究,男性的心理年龄要比他的实际年龄普遍小二到三岁,而女性的心理年龄则比她的实际年龄普遍大二到三岁,这就使得实际年龄相同的男女往往会在心理年龄上相差四到五岁!
关于这点,女性朋友们应该深有感触,小编总能听到周围的女性朋友抱怨与她们同龄的男子太过幼稚。而在中国传统的婚姻观中,一段“正常”的婚姻应该是“男强女弱”,男人负责在外打拼,担负起养家糊口的重担,女人则负责相夫教子,管好“大后方”。
若是同龄的男女结婚,男人很有可能因为心理年龄太小而显得幼稚,难以担当家庭重担,所以“男大女小”是一段婚姻中最佳的年龄搭配!
其次,之所以会有这种说法,还有男女外貌方面原因,有道是“女人十八一朵花,男人四十一枝花”,女性容貌的“保鲜期”往往很短,过了三十岁就会开始走“下坡路”,而男性就不同了,很多男性在年轻时略显青涩,随着年龄的增长反而会“长开”,变的更加成熟,更有韵味,充满魅力。
就像现在在演艺圈中“叱咤风云”的那几个帅大叔,所以一段婚姻中若是男女同龄,那么等他们步入中年后,女性在外貌上会比男性看起来更加“苍老”,两人就显得“不搭”了,而如果是男大女小,自然就没有这种烦恼了!
最后,之所以会有这种说法,还与男人的经济实力有关!上文我们已经提过,“正常”的婚姻关系应该是“男强女弱”,男人负责养家糊口,女人负责貌美如花,二十岁左右的青年男女往往都是刚出社会,男性还没有太多的积蓄。
此时女性要是嫁给同龄男子,很有可能要与其过一段苦日子,而年龄稍微大几岁的男子已经在外打拼好几年了,事业也稳定了,也有一定的积蓄了,与这样的男子结婚最为合适了!
综上所述,之所以会有“宁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这种说法,是基于心理年龄、外貌差异以及经济条件几方面的原因,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一段婚姻关系中“男大女小”确实是比较合适的搭配,当然,男性的年龄不能比女性大太多,五岁左右最为合适,否则就成了“老夫少妻”!
那么老祖宗的这句话放到现代社会中还适用吗?
从我们上文分析的三点原因来看,“宁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放在现代社会中仍然适用,毕竟即使是现在,也是男性的心理年龄比女性的小,女性外貌的“保鲜期”比男性短,唯有最后的“经济条件”有些变化,毕竟“有志不在年高”。
现在一些男性天赋异禀,聪明过人,抓住了时代的潮流,小小年纪就实现了财富自由,而且现在提倡男女平等,女性也有自己的事业,一些“女强人”的经济实力可比男人强多了。
所以“经济条件”这一因素的影响力有所弱化,但从整体来看,依旧是“男大女小”比较合适!
当然,万事万物都没有那么绝对,我们说一段婚姻“男大女小”比较合适是基于大多数的婚姻状况,现实生活中也不乏男女同龄以及“女大男小”的幸福婚姻,比如《大老婆小老公》、《爱上小男人》、《生活启示录》等电视剧都讲述了“女大男小”的幸福的婚姻生活!
综上所述,“宁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这句老祖宗的经验之谈放到现代社会仍然使用,只是我们不可将其“教条化”,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毕竟所爱隔山海,山海皆可平,如果两个人的感情真的到了生死不离的地步,那么任何事情都无法阻挡他们相爱的脚步!
小结:
据《俗语大全》所载:俗语是为人民群众所创造的,反映人民生活经验和愿望的话语,具有简练而形象化的特点。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中,老祖宗为我们留下了数不尽的的俗语,它们无一不是老祖宗经验与智慧的结晶,它们中的一些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时代的变化,已经过时了,不适用了。
但更多的俗语即使放到现代社会中依然适用,这就需要我们增强分辨能力,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可将老祖宗的经验之谈奉为“金科玉律”,也不可将其置若罔闻,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