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貌似听人说过,九五这样的数是人命机遇之数。有天有一百,天子九五这样的说法,也是古时皇帝称为九五至尊的原因。据说还有个笑话,说是西汉时期有一个皇上没什么本事,是因为混乱才当上皇上的,说是他的命数是二十八,最终当了二十八天的皇帝就死了。个人愚见。
希望对你能有所帮助。
九三,九五等,都是易经特有的“爻"的名,比如说乾卦,是从上到下依次排列的六道杠杠(即“六爻”),这六道杠杠每道杠杠从下到上分别对应 “初九”,“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上九”。这是爻的名,每个爻都有爻象,比如“初九”,潜龙勿用。“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等
用九:见群龙天首,吉。
象曰:用九,天德不可为首也。
在六十四卦中,只有乾卦与坤卦附有额外的“用九”、“用六”的断语。
“用九”是占筮出现乾卦,而且全爻都是老阳,亦即全爻都有变成阴爻的可能时,所用的断语。在《左传》昭公二十九年的记事中,有“乾之坤”的记载,这时就引用“用九”的断语。当然,其他各卦,也会出现全爻变化的情形,但都没有附有“用九”“用六”的断语,就得看本卦的卦辞来占断。
如前所述,刚阳盈满,就会产生“亢龙有悔”。以乾卦来说,阳极阴生,全卦与各爻,势在必变,没有不变的可能性;反而阳刚势极,必然变为阴柔才会安定。因而,乾卦要由“初九”开始,彻底了解各爻的变化,善加运用,不要被变化拘束,才能“用九”而不被“九”所用。也就是必须超然于事物之外,客观的观察分析,掌握变化的法则,适切因应,才会无往不利。
一群龙,仔细观察,不论多么刚健勇猛,却没有争强好胜,领先变化的现象。用人事比拟,刚强有力,但不逞强争先,居于领导的首位,能够平等共存,和衷共济,以这种处世态度,必然不会招来凶险,当然就是大吉大利了。
“象传”进一步解释说明,阳刚的运用,应当遵循实践天的德行,顺其自然而变通,不可争强好胜,刚柔兼备,才能安全吉祥。说明运用法则而不可被法则拘束,惟有冷静、客观,不冲动,不逞强,不妄动,通权达变,才能掌握变化,善用法则。
孔子在《文言传》中说:“乾元用九,天下治也。”又说:“乾元用九,乃见天则。”这实际上也是说:群龙皆非老阳,乾卦就不会产生变卦;群龙皆为老阳,乾卦就要转化为坤卦,而那个坤卦必皆为老阴,又要转化为乾卦,结果乾坤便要处于反复转化之中。这都是吉祥之象。乾坤这种周而复始的转化,表明宇宙万物之生生不息,掌握这个生生不息的转化规律并能善加运用,也一定会大吉大利。为政者和管理者只有不逞强竞争相互和衷共济,谁也不居其首,互相平等,自由自在的共存,这才是大吉的现象。
没听过 有上爻 初爻用爻 一说两卦合在一起 共 六爻最底下的是初爻 最上面的是上爻上三爻是用爻
八卦是由阴阳派生出来。《易·系辞》:“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分别是:乾、坤、震、 艮、离、 坎、 兑、 巽。
它们代表许多自然现象,乾为天,坤为地,震为雷,巽为风,坎为水,离为火,艮为山,兑为泽。以之推衍,乾又可以作为君、宗、门、首、德等;坤又可以作为臣、城邑、田、宅、陆;震又可为主、坦道、善、左;冀又可为女、风俗、床;坎为江河、大川、渊、井、寒泉;离为户、牢狱、灶;臣为石、庙、宫室、穴;兑为妹、右、西等。
八卦主要用于表示方位。先哲把空间分成四维四隅,共八个方向,以八卦分别代表八个方向。
民间还流行伏羲先天八卦,方位于后天八卦不同,这也是根据《周易·说卦》中的一段文字推演而出,其文;“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气相薄,水火不相错,八卦相错,数往者顺,知来者逆,是故易逆数也。”据此,宋代大儒陈抟画出了先天八卦图。在这个图中,乾坤定上下之位,离坎列左右之门。艮与兑对立,巽与震对立。乾、兑、离、震为阳,坤、坎、巽、艮为阴。从乾l、兑2、离3、震4、为顺,象征天左旋。从巽5、坎6:艮7、坤8为逆,象征阴阳相错。按照这个顺序可画出中间的太极图曲线,这个曲线表示阴阳消长的旋转运动。
风水先生在使用罗盘时,有的用后天八卦,有的用先天八卦。
九宫按洛书排布,飞星轨迹由中宫作起点,然后按照洛书数序飞移,因此,飞星轨迹又称洛书轨迹(洛书步法)。顺飞:数字由小到大排列。逆飞:数字由大到小排列。顺逆飞排列顺序,按洛书由中一乾一兑一良一离一坎一坤一震一中排列。
按照易经的原理,九五代表最高的意思,位置又正,六五的话虽然也是最高,但位置不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