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是中国历史上最具生命力的学派,创始人孔子,曾经治“六经”,成为儒家经典。“六经”分别是:《诗》、《书》、《礼》、《易》、《乐》、《春秋》。
《诗》:即《诗经》,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的诗歌,共311篇。
《书》:即《尚书》,中国上古历史文献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今天我们看到的《尚书》是汉代人的伪作,这是清华大学整理战国竹简后,得出结论。
《礼》:即《仪礼》,春秋战国时代的礼制汇编。
《易》:即《周易》,今本含《易经》和《易传》两部分。
《乐》:即《乐经》,已佚失。
《春秋》:一部编年体史书,孔子在鲁国官修《春秋》基础上,进行了重新编修,记录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共242年的大事。
《乐经》早就佚失,剩余“五经”之中,尤以《周易》最为深奥难懂,两千多年来,诸多学者,甚至方外之人都深入研究,进行解读,出现众多释读版本。
《周易》不仅涉及占卜,预吉凶,而且涉及到古代的历史事件、战争情况、生产生活、商业贸易、婚姻习俗、宗教祭祀、民间歌谣,文化内涵十分丰富,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和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是中华民族思想、智慧的结晶,被誉为“大道之源”。
我们所看到的《周易》分《经》和《传》两部分。《经》为卦象,分为八卦、六十四卦。八卦为:乾、震、坎、艮、坤、巽、离、兑。乾代表天,坤代表地,巽代表风,震代表雷,坎代表水,离代表火,艮代表山,兑代表泽。八卦被称为“经卦”。
每卦又对应有“爻”(yao,二声),这也是卦的基本单位。“爻”又分为两种,一种为“阳爻”,用“—”表示,为奇画,为刚意;一种为“阴爻”,用“--”表示,为偶画,为柔意。每一卦从最底层数起,总共有六爻,以不同的奇画与偶画搭配,又演变成六十四卦。六十四卦被称为“别卦”。
“乾三连,坤三断。震仰盂,艮覆碗。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每卦下面又有“卦辞”,是对一卦六爻总的说明。每“爻”也分别有对应释辞,称“爻辞”。
一卦有六爻,就有六条爻辞。在卦辞下,六条爻辞有“九”、“六”作为爻题,阳爻称为“九”,阴爻称为“六”。一卦六爻自下而上,若为阳爻依次为初九、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上九;若为阴爻则依次为初六、六二、六三、六四、六五、上六。
有的爻辞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取象,用来叙述一件事、描述自然现象,以此说明一个道理;一部分为断语,就是对现象下结论,即“吉”、“凶”、“悔”等辞。
《周易》原本没有《传》,后世学者为解释《周易》中卦象,进行解读,便出现了《传》。《易传》是现存最早、最系统的《周易》注释,含十篇:《彖上下》、《象上下》、《文言》、《系辞上下》、《说卦》、《序》、《杂卦》。
《彖》:专释《周易》卦辞,有裁断之义。
《象》:对自然之象加以概括解释。
《文言》:以文饰乾坤,依文言理。
《系辞》:系属在卦爻之下的文辞。
《说卦》:系统解说八卦,说明八卦产生、性质、功用、方位、卦象等。
《序卦》:对六十四卦排列及排列的客观根据进行总的说明。
《杂卦》:错综六十四卦而进行解说卦义。
《经》、传合二为一,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完整的《周易》版本。关于《周易》的成书时代,现在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周易》的成书说法成书于西周。认为《周易》卦、爻、辞的基本素材是西周初期或前期的产物,史学家顾颉刚、李学勤持此观点。成书于战国。
大多数学者认为《周易》中《传》部分成书于战国中后期,应在孔子之后,内容有黄老道家和阴阳家的痕迹,并非《史记》所说孔子所著。而《汉书.艺文志》中也说:“《易》者数家之传,战国从衡真伪分争,诸子之言纷然肴乱。”
成书于西汉后期。顾颉刚认为《周易》中《传》部成书于西汉后期,他通过考证认为,《说卦传》和《系辞传》观象制器章皆出自西汉人之手,主要因为其中牵涉的古史帝系人物为新朝刘歆所伪造。而《周易》作者,也比较迷乱。《史记.周本纪》载:“西伯其囚羑里,盖益易之八卦为六十四卦”,“文王拘而演周易”。
近现代学者一般认为,《周易》中《易经》(64卦及卦爻辞)为周初周人所作,而《易传》部分却无定论。《周易》的研究数千年来,研究《周易》的学者,一般分为两上学派:义理派和象数派。义理派强调从卦名的含义来解释卦爻象和卦辞、爻辞。代表人物三国时期的王弼、北宋时期的程颐。象数派则着重将《周易》用于占卜,代表人物为西汉时期的京房、北宋时期的邵雍。
嘿!不懂就别乱说,你们真有看过周易吗,你们真有去深入的了解周易吗?其实周易有4种作用,1.言 2.行 3.生产制作 4.卜筮理象数和“三易”是它里面的理,这些也可以说是易理中的一部分。其实占卜是有根据的,只是现代科学无法解释才会被认定为没有科学根据,世界上有好多东西是科学无法解释的,那难道就要否认它的存在了?学易的人的心境会比平常人高一个层次的。了解它的人不会满嘴喷粪,说它是迷信。能把周易运用的现实中来的人,那他的生活会很少迷茫的。道,阴阳五行,周易八卦这些可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啊,中医,军事,政治,外交,人伦,气功这些可都是我们华夏文明的枝叶,可是你们到底知不知道这些是从哪来的,难道也是稣哥传来的吗?现在到处都是外国的文化了,你们就不能留点中国的文化吗?难道用中国的文化你们觉得可耻吗!!!!难道不学周jl会活不下去吗?周易是我们华夏文明的魁宝,我们总向世界说“我们以华夏5000年文明而感到骄傲”,可是你们真的懂华夏5000年的文明吗?你们真的为这几千年文明而骄傲吗?还是在无知且无情的践踏着他们。。。。虽然我对周易了解还不是很深,可是连外国人都看重的东西,在你们眼里却只是迷信,是害人的东西。周易里的每一页真的都是智慧的结晶啊!!!请珍惜吧,“别再把‘端午节’变成‘端午祭’了!”求你们不要再摧残我们华夏几千年璀璨文明了,别再一提到老祖宗们留下的东西就盖上迷信的帽子了!
嗯,是的,但引申出的哲学、自然学等更值得研究
易经 是群经之首
运用易经的思维可以治国 也可以当名医,同样也能指导农民耕种,预测也是其中一项。所以不要以偏概全 要踏实的
你的提问太大了
周易包括术数易理,算命和八字都属于术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