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胜截取生辰纲,公孙胜参与智取生辰纲了吗-凯发k8官网下载客户端中心

内容导航:
  • 智取生辰纲原文
  • 公孙胜法术天下第一,到底为什么智取生辰纲不用?
  • 吴用智取生辰纲 课文 原文
  • 智取生辰纲之后,公孙胜的信念就开始动摇了吗?为什么?
  • 生辰纲被劫的主要内容,50字左右~~~急用~~~
  • 为什么杨志押送的生辰纲会被劫,他之后是怎么应对的?
  • q1:智取生辰纲原文

    这儿有:
    http://www.thn21.com/teach/8219.html

    q2:公孙胜法术天下第一,到底为什么智取生辰纲不用?

    我觉得之所以公孙胜智取生辰纲的时候,并没有自己用法术去夺取,是因为当时公孙胜的法力还不是很高,自己的能力是办不到的,所以在取生辰纲的时候,并没有动用自己的法术。其实公孙胜的法术在梁山中是无人能敌的,甚至可以说是在当时的朝廷之中,并没有人能够跟他相比较的,所以公孙胜的法术可以说是天下第一,也正是因为自己的能力不凡最后才能够坐上梁山的第四把交椅,因此,公孙胜对于当时的梁山来说,应该是一个非常厉害的角色,但是公孙胜很早就看透了梁山的未来,所以总是找着借口离开了梁山,虽然中途有回来帮助,但是一完事儿就离开了。

    很多人看《水浒传》的时候,都知道入云龙公孙胜的名号,也都知道他的法术是非常了不起的,但是问题也是恰恰出现在这里,为什么他的法术那么厉害,当初去生辰纲的时候,为什么需要到处找人帮忙,而不用自己的能力,自己的法术去取呢。

    其实那个时候的公孙胜,会的法术只是一些很小的把戏而已,并没有什么很厉害的法术,他之后的展现的“五雷天罡法”其实是在很久之后,他的师傅才教授给他。因此在智取生辰纲的时候,公孙胜会的法术只不过是一些小把戏而已,根本没有什么太大的作用,对于这样的能力的公孙胜来说,根本就没有办法能够单独靠自己的能力去取生辰纲,所以他才会到处的找人帮忙,最后找到了晁盖,吴用,刘唐跟阮氏三兄弟,利用白胜的蒙汗药,将押解生辰纲的人迷倒,轻松的劫取了生辰纲。

    因此,正是因为当时的公孙胜并没有学会“五雷天罡法”这么厉害的法术,根本没有办法在智取生辰纲的时候去施展,所以只能够找人帮忙了。

    q3:吴用智取生辰纲 课文 原文

    课文内容 此时正是五月半天气,虽是晴明得好,只是酷热难行。 杨志这一行人要取六月十五日生辰,只得路上趱行。 自离了这北京五七日,端的只是起五更,趁早凉便行;日中热时便歇。 五七日后,人家渐少,行客又稀,一站站都是山路。 杨志却要辰牌起身,申时便歇。 那十一个厢禁军,担子又重,无有一个稍轻,天气热了,行不得;见着林子便要去歇息。 杨志赶着催促要行,如若停住,轻则痛骂,重则藤条便打,逼赶要行。 两个虞候虽只背些包裹行李,也气喘了行不上。 杨志便嗔道:“你两个好不晓事!这干系须是俺的!你们不替洒家打这夫子,却在背后也慢慢地挨!这路上不是要处!” 那虞候道:“不是我两个要慢走,其实热了行不动,因此落后。前日只是趁早凉走,如今恁地正热里要行,正是好歹不均匀!” 杨志道:“你这般说话,却似放屁!前日行的须是好地面;如今正是尴尬去处,若不日里赶过去,谁敢五更半夜走?” 两个虞候口里不言,肚中寻思:“这厮不直得便骂人!” 杨志提了朴刀,拿着藤条,自去赶那担子。 两个虞候坐在柳阴树下等得老都管来;两个虞候告诉道:“杨家那厮强杀只是我相公门下一个提辖!直这般会做大!” 老都管道:“须是相公当面分付道∶“休要和他别拗,”因此我不做声。这两日也看他不得。权且耐他。” 两个虞候道:“相公也只是人情话儿,都管自做个主便了。” 老都管又道:“且耐他一耐。” 当日行到申牌时分,寻得一个客店里歇了。 那十一个厢禁军两汗通流,都叹气吹嘘,对老都管说道:“我们不幸做了军健!情知道被差出来。这般火似热的天气,又挑着重担;这两日又不拣早凉行,动不动老大藤条打来;都是一般父母皮肉,我们直恁地苦!” 老都管道:“你们不要怨怅,巴到东京时,我自赏你。” 那众军汉道:“若是似都管看待我们时,并不敢怨怅。” 又过了一夜。 次日,天色未明,众人起来,都要乖凉起身去。 杨志跳起来,喝道:“那里去!且睡了!却理会!” 众军汉道:“趁早不走,日里热时走不得,却打我们!” 杨志大骂道:“你们省得甚么!” 拿了藤条要打。 众军忍气吞声,只得睡了。 当日直到辰牌时分,慢慢地打火吃了饭走。 一路上赶打着,不许投凉处歇。 那十一个厢禁军口里喃喃呐呐地怨怅;两个虞候在老都管面前絮絮聒聒地搬口,老都管听了,也不着意,心内自恼他。 卑休絮烦。 似此行了十四五,日那十四个人没一个不怨怅杨志。 当日客店里辰牌时分慢慢地打火吃了早饭行,正是六月初四日时节,天气未及晌午,一轮红日当天,没半点云彩,其日十分大热,当日行的路都是山僻崎岖小径,南山北岭,却监着那十一个军汉。 约行了二十馀里路程,那军人们思量要去柳阴树下歇凉,被杨志拿着藤条打将来,喝道:“快走!教你早歇!” 众军人看那天时,四下里无半点云彩,其实那热不可当。 杨志催促一行人在山中僻路里行。 看看日色当午,那石头上热了脚疼,走不得。 众军汉道:“这般天气热,兀的不晒杀人!” 杨志喝着军汉道:“快走!赶过前面冈子去,却再理会。” 正行之间,前面迎着那土冈子。 一行十五人奔土冈子来,歇下担仗,十四人都去松林树下睡倒了。 杨志说道:“苦也!这里是甚么去处,你们却在这里歇凉!起来快走!” 众军汉道:“你便利做我七八段也是去不得了!” 杨志拿起藤条,劈头劈脑打去。 打得这个起来,那个睡倒,杨志无可奈何。 只见两个虞候和老都管气喘急急,也巴到冈子上松树下坐下喘气。 看这杨志打那军健,老都管见了,说道:“提辖!端的热了走不得!休见他罪过!” 杨志道:“都管,你不知。这里是强人出没的去处,地名叫做黄泥冈,闲常太平时节,白日里兀自出来劫人,休道是这般光景。谁敢在这里停脚!” 两个虞候听杨志说了,便道:“我见你说好几遍了,只管把这话来惊吓人!”老都管道:“权且教他们众人歇一歇,略过日中行,如何?” 杨志道:“你也没分晓了!如何使得?这里下冈子去,兀自有七八里没人家。甚么去处。敢在此歇凉!” 老都管道:“我自坐一坐了走,你自去赶他众人先走。” 杨志拿着藤条,喝道:“一个不走的吃他二十棍!” 众军汉一齐叫将起来。 数内一个分说道:“提辖,我们挑着百十斤担子,须不比你空手走的。你端的不把人当人!便是留守相公自来监押时,也容我们说一句。你好不知疼痒!只顾逞辩!” 杨志骂道:“这畜生不怄死俺!只是打便了!” 拿起藤条,劈脸又打去。 老都管喝道:“杨提辖!且住!你听我说。我在东京太师府里做公时,门下军官见了无千无万,都向着我喏喏连声。不是我口浅,量你是个遭死的军人,相公可怜,抬举你做个提辖,比得芥菜子大小的官职,直得地逞能!休说相公家都管,便是村庄一个老的,心合依我劝一劝!只顾把他们打,是何看待!” 杨志道:“都管,你须是城市里人,生长在相府里,那里知道途路上千难万难!” 老都管道:“四川,两广,也曾去来,不曾见你这般卖弄!” 杨志道:“如今须不比太平时节。” 都管道:“你说这话该剜口割舌!今日天下怎地不太平?” 杨志却待要回言,只见对面松林里影着一个人在那里舒头探脑价望。 杨志道:“俺说甚么,兀的不是歹人来了!” 撇下藤条,拿了朴刀,赶入松林里来,喝一声道:“你这厮好大胆!怎敢看俺的行 货!” 赶来看时,只见松林里一字儿摆着七辆江州车儿;六个人,脱得赤条条的,在那里乘 凉;一个鬓边老大一搭朱砂记,拿着一条朴刀。 见杨志赶入来,七个人齐叫一声“阿也,”都跳起来。 杨志喝道:“你等是甚么人?” 那七人道:“你是甚么人?” 杨志道:“你等小本经纪人,偏俺有大本钱?” 那七人问道:“你颠倒问!我等是小本经纪,那里有钱与你!” 杨志又问道:“你等莫不是歹人?” 那七人道:“我等弟兄七人是濠州人,贩枣子上东京去;路途打从这里经过,听得多人说这里黄泥冈上时常有贼打劫客商。我等一面走,一头自道:“我七个只有些枣子,别无甚财务,只顾过冈子来。 上得冈子,当不过这热,权且在这林子里歇一歇,待晚凉了行,只听有人上冈子来。 我们只怕是歹人,因此使这个兄弟出来看一看。 ”杨志道:“原来如此。也是一般的客人。却才见你们窥望,惟恐是歹人,因此赶来看一看。” 那七个人道:“客官请几个枣子了去。” 杨志道:“不必。” 提了朴刀再回担边来。 老都管坐着,道:“既是有贼,我们去休。” 杨志说道:“俺只道是歹人,原来是几个贩枣子的客人。” 老都管别了脸对众军道:“似你方才说时,他们都是没命的!” 杨志道:“不必相闹;俺只要没事,便好。你们且歇了,等凉此走。” 众军汉都笑了。 杨志也把朴刀插在地上,自去一边树下坐了歇凉。 没半碗饭时,只见远远地一个汉子,挑着一付担桶,唱上冈子来;唱道∶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 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那汉子口里唱着,走上冈子来松林里头歇下担桶,坐地乘凉。 众军看见了,便问那汉子道:“你桶里是什么东西?” 那汉子应道:“是白酒。” 众军道:“挑往那里去?” 那汉子道:“挑出村里卖。”众军道:“多少钱一桶?” 那汉子道:“五贯足钱。” 众军商量道:“我们又热又渴,何不买些吃?也解暑气。” 正在那里凑钱,杨志见了喝道:“你们又做甚么?” 众军道:“买碗酒吃。” 杨志调过朴刀杆便打,骂道:“你们不得洒家言语,胡乱便要买酒吃,好大胆!” 众军道:“没事又来鸟乱!我们自凑钱买酒吃,干你甚事?也来打人!” 杨志道:“你这村鸟理会得甚么!到来只顾吃嘴!全不晓得路途上的勾当艰难!多少好汉被蒙汗药麻翻了!” 那挑酒的汉子看着杨志冷笑道:“你这客官好不晓事!早是我不卖与你吃,——却说出这般没气力的话来!” 正在松树边闹动争说,只见对面松林里那伙贩枣子的客人提着朴刀走出来问道:“你们做甚么闹?” 那挑酒的汉子道:“我自挑这个酒过冈子村里卖,热了在此歇凉。他众人要问我买些吃,我又不曾卖与他,这个客官道我酒里有甚么蒙汗药,你道好笑么?说出这般话来!” 那七个客人说道:“呸!我只道有歹人出来。原来是如此。说一声也不打紧。我们正想酒来解渴,既是他疑心,且卖一桶与我们吃。” 那挑酒的道:“不卖!不卖!” 这七个客人道:“你这鸟汉子也不晓事!我们须不曾说。你左右将到村里去卖,不般还你钱,便卖些与我们,打甚么要紧?看你不道得舍施了茶汤,便又救了我们热渴。” 那挑酒的汉子便道:“卖一桶与你不争,只是被他们说的不好——又没碗瓢舀吃。” 那七人道:“你这汉子忒认真!便说了一声,打甚么要紧?我们自有瓢在这里。” 只见两个客人去车子前取出两个椰瓢来,一个捧出一大捧枣子来。 七个人立在桶边,开了桶盖,轮替换着舀那酒吃,把枣子过口。 无一时,一桶酒都吃尽了。 七个客人道:“正不曾问你多少价钱?” 那汉道:“我一了不说价,五贯足钱一桶,十贯一担。” 一个客人把钱还他,一个客人便去揭开桶盖兜了一瓢,拿上便吃。 那汉去夺时,这客人手拿半瓢酒,望松林里便去,那汉赶将去。 只见这边一个客人从松林里走将出来,手里拿一个瓢,便来桶里舀了一瓢。 那汉看见,抢来劈手夺住,望桶里一倾,便盖了桶盖,将瓢望地下一丢,口里说道:“你这客人好不君子相!戴头识脸的,也这般罗噪!” 那对过众军汉见了,心内痒起来,都待要吃。 数中一个看着老都管道:“老爷爷,与我们说一声!那卖枣子的客人买他一桶吃了,我们胡乱也买他这桶吃,润一润喉也好,其实热渴了,没奈何;这里冈子上又没讨水吃处。老爷方便!” 老都管见众军所说,自心里也要吃得些,竟来对杨志说:“那贩枣子客人已买了他一桶吃,只有这一桶,胡乱教他们买吃些避暑气。冈子上端的没处讨水吃。”杨志寻思道:“俺在远远处望这厮们都买他的酒吃了;那桶里当面也见吃了半瓢,想是好的。打了他们半日,胡乱容他买碗吃罢。” 杨志道:“既然老都管说了,教这厮们买吃了,便起身。” 众军健听这话,凑了五贯足钱,来买酒吃。 那卖酒的汉子道:“不卖了!不卖了!这酒里有蒙汗药在里头!” 众军陪着笑,说道:“大哥,直得便还言语?” 那汉道:“不卖了!休缠!” 这贩枣子的客人劝道:“你这个鸟汉子!他也说得差了,你也忒认真,连累我们也吃你说了几声。须不关他众人之事,胡乱卖与他众人吃些。” 那汉道:“没事讨别人疑心做甚么?”这贩枣子客人把那卖酒的汉子推开一边,只顾将这桶酒提与众军去吃。 那军汉开了桶盖,无甚舀吃,陪个小心,问客人借这椰瓢用一用。 众客人道:“就送这几个枣子与你们过酒。” 众军谢道:“甚么道理!” 客人道:“休要相谢。都一般客人。何争在这百十个枣子上?” 众军谢了。 先兜两瓢,叫老都管吃一瓢,杨提辖吃一瓢。 杨志那里肯吃。 老都管自先吃了一瓢。 两个虞候各吃一瓢。 众军汉一发上。 那桶酒登时吃尽了。 杨志见众人吃了无事,自本不吃,一者天气甚么热,二乃口渴难煞,拿起来,只吃了一半,枣子分几个吃了。 那卖酒的汉子说道:“这桶酒被那客人饶了一瓢吃了,少了你些酒,我今饶了你众人半贯钱罢。” 众军汉凑出钱来还他。 那汉子收了钱,挑了空桶,依然唱着山歌,自下冈子去了。 那七个贩枣子的客人立在松树傍边,指着这一十五人,说道:“倒也!倒也!” 只见这十五个人,头重脚轻,一个个面面厮觑,都软倒了。 那七个客人从松树林里推出这七辆江州车儿,把车子上枣子都丢在地上,将这十一担金珠宝贝都装在车子内,遮盖好了,叫声“聒噪”,一直望黄泥冈下推去了。杨志口里只是叫苦,软了身体,挣扎不起,十五个人眼睁睁地看着那七个人把这金宝装了去,只是起不来,挣不动,说不得。 我且问你∶这七人端的是谁?不是别人,原来正是晁盖,吴用,公孙胜,刘唐,三阮这七个。 却才那个挑酒的汉子便是白日鼠白胜。 却怎地用药?原来挑上冈子时,两桶都是好酒,七个人先吃了一桶,刘唐揭起桶盖,又兜了半瓢吃,故意要他们看着,只是叫人死心塌地,次后吴用去松林里取出药来,抖在瓢里,只做走来饶他酒吃,把瓢去兜时,药已搅在酒里,假意兜半瓢吃;那白胜劈手夺来倾在桶里∶这个便是计策。 编辑本段 原文 杨志 杨志,三代将门之后,五俊杨令公之孙曾应试过武举,做过殿司制使官。因皇帝要造万岁山,他被差派押送花石纲,不料在黄河船翻,失陷了花石纲,不能回原复命,只得逃往他处避难。后听说皇帝赦免罪犯,他便准备了一担钱物,回京活动,以图复职。路过梁山泊(时首领王伦),留其入伙,不肯落草。回到东京(开封)买上求下钱财使尽非但没能恢复原先官职,反被高大尉逐出殿帅府。在穷困潦倒、生活无着之际,他不得不出卖祖传宝刀,不意又杀死了破落户无赖牛二,被发配大名府。受到大名府留守梁中书的赏识,为服众人,经过比武,他被任做管军提辖使。时逢端午,梁中书与蔡夫人在后堂家宴,议计于蔡京(梁中书之岳父时为太师。)六月十五日生辰之时,将十万贯金珠宝贝,送往东京庆寿。鉴于上年送寿礼不到半路被强人劫去的教训,决定选派武艺高强,又是心腹之人的杨志负责押送生辰纲。而且许愿:"你若与我送得生辰纲去,我自有抬举你处。"杨志对梁中书的信任,十分感激。他主动分析了"今岁盗贼又多""沿途强人出没"的情况,不同意梁中书的"公开武力押送方案",提出了伪装客商、掩人耳目、暗地偷运的对策,颇得梁中书赞赏。节选的这篇课文,就是从这里讲下去的。 话说 话说当时公孙胜正在阁儿里对晁盖说这北京生辰纲是不义之财,取之何碍。只见一个人从外面抢将入来,揪住公孙胜道:“你好大胆!却才商议的事,我都知了也。”那人却是智多星吴学究。晁盖笑道:“教授休慌,且请相见。”两个叙礼罢,吴用道:“江湖上久闻人说入云龙公孙胜一清大名,不期今日此处得会!”晁盖道:“这位秀才先生,便是智多星吴学究。”公孙胜道:“吾闻江湖上多人曾说加亮先生大名,岂知缘法却在保正庄上得会。只是保正疏财仗义,以此天下豪杰,都投门下。”晁盖道:“再有几个相识在里面,一发请进后堂深处相见。” 三个人入到里面,就与刘唐、三阮都相见了。正是: 金帛多藏祸有基,英雄聚会本无期。 一时豪侠欺黄屋,七宿光芒动紫薇。 今日此一会应非偶然 众人道:“今日此一会,应非偶然,须请保正哥哥正面而坐。”晁盖道:“量小子是个穷主人,怎敢占上!”吴用道:“保正哥哥年长,依着小生,且请坐了。”晁盖只得坐了第一位,吴用坐了第二位,公孙胜坐了第三位,刘唐坐了第四位,阮小二坐了第五位,阮小五坐第六位,阮小七坐第七位。却才聚义饮酒,重整杯盘,再备酒肴,众人饮酌。吴用道:“保正梦见北斗七星坠在屋脊上,今日我等七人聚义举事,岂不应天垂象!此一套富贵,唾手而取。前日所说央刘兄去探听路程从那里来,今日天晚,来早便请登程。”公孙胜道:“这一事不须去了。贫道已打听,知他来的路数了,只是黄泥冈大路上来。”晁盖道:“黄泥冈东十里路,地名安乐村,有一个闲汉,叫做白日鼠白胜,也曾来投奔我,我曾赍助他盘缠。”吴用道:“北斗上白光,莫不是应在这人?自有用他处。”刘唐道:“此处黄泥冈较远,何处可以容身?”吴用道:“只这个白胜家便是我们安身处,亦还要用了白胜。”晁盖道:“吴先生,我等还是软取,却是硬取?”吴用笑道:“我已安排定了圈套,只看他来的光景,力则力取,智则智取。我有一条计策,不知中你们意否?如此, 如此……”晁盖听了大喜,?着脚道:“好妙计!不枉了称你做智多星!果然赛过诸葛亮!好计策!”吴用道:“休得再提,常言道:‘隔墙须有耳,窗外岂无人。’只可你知我知。”晁盖便道:“阮家三兄且请回归,至期来小庄聚会;吴先生依旧自去教学;公孙先生并刘唐,只在敝庄权住。”当日饮酒至晚,各自去客房里歇息。 次日五更起来 次日五更起来,安排早饭吃了,晁盖取出三十两花银,送与阮家三兄弟道:“权表薄意,切勿推却。”三阮那里肯受。吴用道:“朋友之意,不可相阻。”三阮方才受了银两。一齐送出庄外来,吴用附耳低言道:“这般这般,至期不可有误。”三阮相别了,自回石碣村去。晁盖留住公孙胜、刘唐在庄上,吴学究常来议事。正是: 取非其有官皆盗,损彼盈余盗是公。 计就只须安稳待,笑他宝担去匆匆。 话休絮繁,却说北京大名府梁中书收买了十万贯庆贺生辰礼物完备,选日差人起程,当下一日在后堂坐下,只见蔡夫人问道:“相公,生辰纲几时起程?”梁中书道:“礼物都已完备,明后日便用起身。只是一件事,在此踌躇未决。”蔡夫人道:“有甚事踌躇未决?”梁中书道:“上年费了十万贯收买金珠宝贝,送上东京去,只因用人不着,半路被贼人劫将去了,至今无获。今年帐前眼见得又没个了事的人送去,在此踌躇未决。”蔡夫人指着阶下道:“你常说这个人十分了得,何不着他,委纸领状,送去走一遭,不致失误。” 梁中书看阶下那人时 梁中书看阶下那人时,却是青面兽杨志。梁中书大喜,随即唤杨志上厅说道:“我正忘了你,你若与我送得生辰纲去,我自有抬举你处。”杨志叉手向前禀道:“恩相差遣,不敢不依!只不知怎地打点?几时起身?”梁中书道:“着落大名府差十辆太平车子,帐前拨十个厢禁军监押着车,每辆上各插一把黄旗,上写着:‘献贺太师生辰纲’。每辆车子再使个军健跟着,三日内便要起身去。”杨志道:“非是小人推托,其实去不得,乞钧旨别差英雄精细的人去。”梁中书道:“我有心要抬举你,这献生辰纲的札子内,另修一封书在中间,太师跟前重重保你受道敕命回来,如何倒生支调,推辞不去?”杨志道:“恩相在上,小人也曾听得上年已被贼人劫去了,至今未获。今岁途中盗贼又多,此去东京,又无水路,都是旱路。经过的是紫金山、二龙山、桃花山、伞盖山、黄泥冈、白沙坞、野云渡、赤松林,这几处都是强人出没的去处。更兼单身客人亦不敢独自经过,他知道是金银宝物,如何不来抢劫?枉结果了性命,以此去不得。”梁中书道:“恁地时,多着军校防护送去便了。”杨志道:“恩相便差五百人去,也不济事。这厮们一声听得强人来时,都是先走了的。 生辰纲 梁中书道:“你这般地说时,生辰纲不要送去了?”杨志又禀道:“若依小人一件事,便敢送去。”梁中书道:“我既委在你身上,如何不依你说?”杨志道:“若依小人说时,并不要车子,把礼物都装做十余条担子,只做客人的打扮行货。也点十个壮健的厢禁军,却装做脚夫挑着。只消一个人和小人去,却打扮做客人,悄悄连夜上东京交付,恁地时方好。”梁中书道:“你甚说的是。我写书呈重重保你受道诰命回来。”杨志道:“深谢恩相抬举。”当日便叫杨志一面打拴担脚,一面选拣军人。 次日,叫杨志来厅前伺候,梁中书出厅来问道:“杨志,你几时起身?”杨志禀道:“告复恩相,只在明早准行,就委领状。”梁中书道:“夫人也有一担礼物,另送与府中宝眷,也要你领。怕你不知头路,特地再教奶公谢都管,并两个虞候,和你一同去。”杨志告道:“恩相,杨志去不得了。”梁中书说道:“礼物都已拴缚完备,如何又去不得?”杨志禀道:“此十担礼物都在小人身上,和他众人,都由杨志,要早行,便早行,要晚行,便晚行,要住,便住,要歇,便歇,亦依杨志提调。如今又叫老都管并虞候和小人去,他是夫人行的人,又是太师府门下奶公,倘或路上与小人别拗起来,杨志如何敢和他争执得?若误了大事时,杨志那其间如何分说?”梁中书道:“这个也容易,我叫他三个都听你提调便了。”杨志答道:“若是如此禀过,小人情愿便委领状。倘有疏失,甘当重罪。”梁中书大喜道:“我也不枉了抬举你,真个有见识!”随即唤老谢都管并两个虞候出来,当厅分付道:“杨志提辖情愿委了一纸领状,监押生辰纲,十一担金珠宝贝,赴京太师府交割,这干系都在他身上。你三人和他做伴去,一路上早起,晚行,住歇,都要听他言语,不可和他别拗。夫人处分付的勾当,你三人自理会,小心在意,早去早回,休教有失。”老都管一一都答应了。 脚夫打扮 当日杨志领了,次日早起五更,在府里把担仗都摆在厅前,老都管和两个虞候又将一小担财帛,共十一担,拣了十一个壮健的厢禁军,都做脚夫打扮。杨志戴上凉笠儿,穿着青纱衫子,系了缠带行履麻鞋,跨口腰刀,提条朴刀;老都管也打扮做个客人模样;两个虞候假装做跟的伴当。各人都拿了条朴刀,又带几根藤条。梁中书付与了札付书呈,一行人都吃得饱了,在厅上拜辞了梁中书。看那军人担仗起程。杨志和谢都管、两个虞候监押着,一行共是十五人,离了梁府,出得北京城门,取大路投东京进发。 八句诗 此时正是五月半天气,虽是晴明得好,只是酷热难行。昔日吴七郡王有八句诗道: 玉屏四下朱阑绕,簇簇游鱼戏萍藻。 簟铺八尺白虾须,头枕一枚红玛瑙。 六龙惧热不敢行,海水煎沸蓬莱岛。 公子犹嫌扇力微,行人正在红尘道。 这八句诗单题着炎天暑月,那公子王孙在凉亭上水阁中浸着浮瓜沉李,调冰雪藕避暑,尚兀自嫌热;怎知客人为些微名薄利,又无枷锁拘缚,三伏内,只得在那途路中行。今日杨志这一行人要取六月十五日生辰,只得在路途上行。自离了这北京五七日,端的只是起五更,趁早凉便行,日中热时便歇。 五七日后,人家渐少,行路又稀,一站站都是山路。杨志却要辰牌起身,申时便歇。那十一个厢禁军,担子又重,无有一个稍轻,天气热了行不得,见着林子,便要去歇息,杨志赶着催促要行。如若停住,轻则痛骂,重则藤条便打,逼赶要行。两个虞候虽只背些包裹行李,也气喘了行不上。杨志也嗔道:“你两个好不晓事!这干系须是俺的,你们不替洒家打这夫子,却在背后也慢慢地挨,这路上不是耍处!”那虞候道:“不是我两个要慢走,其实热了行不动,因此落后。前日只是趁早凉走,如今怎地正热里要行,正是好歹不均匀。”杨志道:“你这般说话,却似放屁!前日行的须是好地面,如今正是尴尬去处,若不日里赶过去,谁敢五更半夜走?”两个虞候口里不道,肚中寻思:“这厮不值得便骂人。”杨志提了朴(pō)刀,拿着藤条,自去赶那担子。 两个虞候坐在柳阴树下,等得老都管来,两个虞候告诉道:“杨家那厮,强杀只是我相公门下一个提辖,直这般会做大老!”都管道:“须是相公当面分付道休要和他别拗,因此我不做声,这两日也看他不得,权且耐他。”两个虞候道:“相公也只是人情话儿,都管自做个主便了。”老都管又道:“且耐他一耐。” 当日行到申牌 当日行到申牌时分,寻得一个客店里歇了。那十个厢禁军雨汗通流,都叹气吹嘘,对老都管说道:“我们不幸,做了军健,情知道被差出来,这般火似热的天气,又挑着重担,这两日又不拣早凉行,动不动老大藤条打来,都是一般父母皮肉,我们直恁(nèn)地苦!”老都管道:“你们不要怨怅,巴到东京时,我自赏你。”众军汉道:“若是似都管看待我们时,并不敢怨怅。” 又过了一夜,次日天色未明,众人起来,都要趁凉起身去。杨志跳起来喝道:“那里去!且睡了,却理会。”众军汉道:“趁早不走,日里热时走不得,却打我们。”杨志大骂道:“你们省(xǐng)得甚么?”拿了藤条要打,众军忍气吞声,只得睡了。当日直到辰牌时分,慢慢地打火,吃了饭走,一路上赶打着,不许投凉处歇。那十一个厢禁军口里喃喃讷讷地怨怅,两个虞候在老都管面前絮絮聒聒地搬口,老都管听了,也不着意,心内自恼他。

    q4:智取生辰纲之后,公孙胜的信念就开始动摇了吗?为什么?

    公孙胜是梁山上第一个明白人:当初选择落草是有目的的,离开梁山是有原因的。他信念动摇一个原因是宋江上了山(宋江一来,公孙胜立刻就离开),还有一个原因可能很多人没想过。公孙胜是典型的人狠话不多,从第一次出场就非常神秘,而且同吴用那种小伎俩对比强烈。

    公孙胜本来和晁盖没见过面,为了见面在庄外要斋饭,和庄客闹起来,这才公孙、晁二人相见。这是公孙胜的智慧。晁盖会见公孙胜时,吴用藏了起来,公孙胜提到劫生辰纲时,吴用跳出来表示要检举揭发,吓了公孙胜一跳,这是吴用的伎俩,也算是一种下马威。

    公孙胜选择的是晁盖一个人,而并非其他人,包括吴用

    公孙是只身一人找到晁盖的;刘唐是自己投奔晁盖的;三阮是吴用召集的,白胜是晁盖召唤的。公孙并没和其他人接触过,仅仅要和晁盖合作“生辰纲”这事。很显然,公孙胜最初看中的只是晁盖一个人而已,合作前没想到晁盖已经聚集了其他人。

    几个人劫了财富后,相处得还算不错,所以公孙胜此时应该没有觉得自己选择是错的。梁山不断发展壮大,公孙胜都没有举动。直到宋江上山。公孙胜是个会识人的人,宋江到了梁山上,大举安排人事,给他的兄弟们一个好的落脚点,这公孙胜完全看在眼里。一个山上两头老虎,后来者更厉害,公孙胜似乎看到了未来的局面,无论是他还是晁盖,未来都会被宋江压下来,所以公孙胜此时才正式动了离开的想法,借着看母亲的名义下山,临走前答应回来。

    不过晁盖真的什么都看不出来吗?非也!

    晁盖在公孙胜离开之前说过这样的话:“一清先生,此去难留,不可失信。本是不容先生去,只是老尊堂在上,不敢阻当。百日之外,专望鹤驾降临,切不可爽约。”这么短的三句话,几乎重复三次让他回梁山,看来,要么晁盖看出此时(宋江上山)公孙胜有一去不返的打算;要么看出公孙胜早就不想留下,宋江到来是一个契机。

    早不走晚不走,宋江刚一来就走,立刻马上就走。这么巧合的话,基本坐实是前一种。还有另一个原因。

    宋江带来了很多人上山,除了一些恶霸还有花荣、秦明、黄信、戴宗、李逵这些朝廷旧官吏,这就让梁山的成分变得复杂,很显然,这些人会是招安的主力军(李逵除外),新来的将领太多,喧宾夺主。大厅之下,按照新、老将领排成两排(不包括核心领导),老将领9人,新将领40个。而且宋江用此法偏偏把由晁盖拉进的金大坚和萧让也算在了他宋江那边。公孙胜不可能不明白。如此大数量的新人,还有宋江大肆干涉晁盖的行为,公孙胜只好离开此处,做一个闲人。

    公孙胜并非不重义气,后来屡次帮忙,但多半像个雇佣军,心不在山上了。所以这件事,原因大致如此。当看到自己最敬重的晁盖被喧宾夺主,也只能自行离开。

    q5:生辰纲被劫的主要内容,50字左右~~~急用~~~

    选自《水浒》(七十一回本)第十六回的后半部分。原来的题目是"吴用智取生辰纲",
    生辰、即生日,诞辰。纲,为运送大批货物而编的队。生辰纲,即编队运送的大批寿礼。

    q6:为什么杨志押送的生辰纲会被劫,他之后是怎么应对的?

    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相信很多人都看过。其实自北宋末年到明清时期,宋江等人的故事就一直在演变传播。不过说来说去,大多数人讨论的都是梁山108将中的宋江、林冲、武松、鲁智深、李逵等人。

    其实,除去这些主角,里面还有很多小人物。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西门庆和潘金莲。两人虽然只是配角,但在明代四大奇书之首的《金瓶梅》中,两个人却成了主角。有人戏称,说两人这是出了外传,做了主角,逆袭了。

    《水浒传》中的配角还有很多,今天为大家介绍一个靠着老婆上位的人,杨志押送生辰纲事之所以会被劫取,这个人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他就是奶公谢都管。

    听说过奶妈,就是专门负责给富贵人家的孩子喂奶的老妈子,有些孩子可能还不止一个奶妈。皇帝也有奶妈,我们看《末代皇帝》中,溥仪到六七岁了还有奶妈呢!不过,什么叫奶公啊?奶公者,奶妈之老公也。

    谢都管老婆曾做蔡京女儿的奶妈,梁中书是蔡京的女婿,自然害怕这位岳父和老婆。说白了,谢都管是靠着老婆上位的人,没她老婆,他万万做不得都管。此外,都管在清朝时是官名,但在之前没有,所以都管这个称呼也只是一种尊称,算不得官。


    但就是这个靠老婆上位,连官都算不上的人,却能耍得好官威。

    梁中书曾叮嘱谢都管和两个虞侯,要他们听杨志安排,谢都管表面答应,实际上却处处与杨志作对。

    起初,谢都管还只是“忍耐着”;后来两个虞侯撺掇他,说都听他吩咐;到黄泥岗时,尽管杨志一再说这里有强人出没,但谢都管干脆不走了,让杨志去赶别人;等杨志怒极打人时,他开始摆架子了。

    老都管喝道:“杨提辖,且住!你听我说:我在东京太师府里做奶公时,门下官军,见了无千无万,都向着我喏喏连声。不是我口栈,量你是个遭死的军人,相公可怜抬举你做个提辖,比得芥菜子大小的官职,直得恁地逞能!”——《水浒传》

    然后杨志说“这时节天下不太平”,谢都管又嘲讽他“天下如何不太平”;后来白胜卖酒,众人又怂恿谢都管买酒,谢都管有了权威,立刻跟杨志说。杨志见晁盖等人偷喝了桶里一瓢酒也没事,只好答应。

    结果出事了,众人都被麻翻,生辰纲被劫,等醒来的时候,杨志一怒要上吊自杀,幸亏后来又想通了。

    而谢都管怎么处理的呢?只想着把事情推到杨志身上。

    众人道:“……何不都推在他身上?……他和强人做一路,把蒙汗药将俺们麻翻了,缚了手脚,将金宝都掳去了。”老都管道:“这话也说的是……”——《水浒传》

    要说杨志打人确实有,但作为一行人中的头儿,在梁中书让他听杨志管理的情况下,不以身作则,摆架子耍官威,出了事又一股脑推给别人,奶公都管还真是不简单,轻车熟路,让人怀疑不止一次了。

    其实,作者让他做都管这个职位特别高明,何谓“都管”?自然是都要管,关键你管理不好啊!好人全特么你做了,最后出了事,你轻轻松松两句话就把锅甩给了杨志,害得杨志差点上吊自杀。

    对比现在职场和社会中的某些人物,没啥能力,仗着有点关系就排斥别人,还真是到位!

    上一篇:上一篇:
    下一篇:下一篇:
    •  标签:  
    •  
    • 评论列表

    相关文章
    • 1、
    • 2、
    • 3、
    • 4、
    • 5、
    • 6、
    最新文章
    最新文章
    • 1、
    • 2、
    • 3、
    • 4、
    • 5、
    • 6、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