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占卜起卦,周易摇卦占卜-凯发k8官网下载客户端中心

内容导航:
  • 六爻占卜起卦方法
  • 怎样简易占卜
  • 如何用数字起卦 数字起卦的方法
  • 如何用易经起卦
  • 梅花易数该怎么起卦???
  • 梅花易数该怎么起卦???
  • q1:六爻占卜起卦方法

    o 是老阳:阳爻变阴爻(yao ,二声)
    x 是老阴:阴爻变阳爻
    、、是阴爻
    、 是阳爻
    你上面起的卦就是本卦山水蒙 ,变卦雷水解。一、二、三为下卦 坎,四、五、六为上卦 艮,艮为山、坎为水,合起来就是山水蒙。变出来的卦类推。
    离宫:山水蒙 震宫:雷水解
    六神 伏神 本 卦 变 卦
    青龙 父母丙寅木 ▅▅▅▅▅ ○→ 子孙庚戌土 ▅▅ ▅▅
    玄武 官鬼丙子水 ▅▅ ▅▅ 妻财庚申金 ▅▅ ▅▅ 应
    白虎 子孙丙戌土 ▅▅ ▅▅ 世 ╳→ 兄弟庚午火 ▅▅▅▅▅
    腾蛇 兄弟戊午火 ▅▅ ▅▅ 兄弟戊午火 ▅▅ ▅▅
    勾陈 子孙戊辰土 ▅▅▅▅▅ 子孙戊辰土 ▅▅▅▅▅ 世
    朱雀 父母戊寅木 ▅▅ ▅▅ 应 父母戊寅木 ▅▅ ▅▅
    《增删卜易》上有详细解释

    q2:怎样简易占卜

    小六壬

    q3:如何用数字起卦 数字起卦的方法

    其实梅花易数起卦法非常灵活,但是有的起卦法并不准确。比如说你的上一个起卦法就不准确,因为梅花易数要结合自然,结合易理,你的第三个数应该和第二个数加起来,梅花玩法里说,肯把三才别立根,天地人三才具备,算卦才准确,天清地浊,天轻地重,在上为天,在下成地,你不能把第三个数分开不用而又加时辰求动爻,那么第三个数和时辰的作用一样了,又何必要时辰呢。
    还有一种起卦法是我比较喜欢用的,准确率比较高。三个数,第一个数用作上挂,第二个数用作下卦,第三个数为动爻数。同样灵验。
    下一个起卦法比较准确,当然有时候可以加时辰,有时候可以不加,比如说来了两个人求测,报的同样数字,可以再加上他们的姓。总之要随时把握简易,不易,变易的宗旨。
    所谓的准确不准确都是一个人的经验,你自己多多体会,多多实践才能发现。

    q4:如何用易经起卦

    ?起卦,又叫摇卦,发卦、置卦等。它是六爻预测中的第一个步骤,也是最关键性、最根本性的一步。天下之大,很多的偶然,实际都是一种必然,注意一步错,步步错。 易经起卦的方法 一般是把铜钱有字的一面看为正面,另外一面看做反面。铜钱正反面组合的规则如下: 三个正面,为老阴,标记为:×或 三个反面,为老阳,标记为:0 或 一个正面,两个反面,为阴,标记为:‖或 一个方面,两个正面,为阳,标记为: /或 老阴和老阳是动爻。动则变,阴动则变为阳,阳动则变为阴。其余的为静爻。有动爻的卦是主卦,变出新的卦叫变卦。如果一个卦中没有一个动爻,那就叫静卦。 易经起卦误区 一:认为起卦前须沐浴、焚香,以示心诚。起卦心诚应该体现在相信六爻预测的科学性、准确性,和确实有事并确实想求测,而不是用一种与起卦毫无关联的形式来表现。众所周知的《观梅占》,邵康节先生当时若见二雀争枝坠地之情景不立即起卦,而是去沐浴、焚香后再占,不仅让人觉得很搞笑,而且让六爻占卜变得毫无玩味。当然,被动起卦肯定不属心诚之列,即求测者并没有起卦欲望和意念,只是碍于情面,被亲朋等劝说而起卦求测;或者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起卦求测。 二:认为不能用电脑起卦。根据周易理论,世间万物皆卦象,包括时、空、人、事、物,自然也涵盖电脑。起卦的方式不应拘泥于古法,古人确实没有电脑起卦之法,但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问题,在周易理论的指导下对起卦之法灵活变通运用,这样,才能更好地将传统文化周易预测发扬光大。而且电脑越来越普及,电脑起卦简单、方便,正是易的完美体现;当然,最关键的是电脑起卦的准确性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再者,至于使用哪一种方法起卦,原则上是由求测者根据自己求测时的意愿决定的,预测师一般也只是作起卦方法的介绍。 三:认为有哪天宜起卦,哪天不宜起卦之规定。一般来讲,当你最想摇卦的时候即最有摇卦冲动的时候即可起卦并且最准,并不是早晨起卦准一些、或者晚上起卦准一些、或者初一十五起卦准一些;至于认为哪天宜测卦哪天不宜测卦的说法,更是荒谬透顶。在此借邵康节先生一例说明,一日黄昏,邵康节与儿子在家谈易,忽然有人敲门借物,儿子让邵康节占他人来借何物,邵康节占后回答斧子,开门后证实果然不出所料。假如儿子让邵康节占时,邵康节回答,此时不宜占,明早再占,要知道,若明日占卜早已失去了占卜实际意义了,占作何用? 四:对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的误解。很多人把《周易》中的这句话简单地理解为对一件事不能多次起卦的意思。其实,只要有一定实践经验的六爻卦象预测师都会有过一件事多次起卦而预测结果信息同步的经历。那么,《周易》中的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究竟应该怎么样理解呢?它是指对一件事不能连续性的起卦预测,即求测者认为第一次起卦预测结果与自己的心理期许相差较大,立马进行第二次、甚至第三次起卦预测,如果这样起卦的话是不正确的,自然也会影响预测结果。 五:对亲测的误解。很多人把亲测拘限在自己测自己个人的事才叫亲测。应该广义地理解亲测的含义,比如,我求测子女学业也应该叫亲测,因为这可以理解为我想了解我子女学业方面的事宜,即我想求测我的事宜;再比如,我想了解一个刚认识的朋友的相关情况,自然是由我自己起卦求测,也应叫亲测,等等。这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只有我才有求测的冲动,而不是子女或刚认识的朋友有求测的冲动。如果能广义地理解亲测的含义,不仅可以增加六爻卦象预测的广泛性,而且能更准确地进行预测中的相关定位进而让预测结果更精准。通过大量实践证明,

    q5:梅花易数该怎么起卦???

    梅花易数中的时间起卦方法: 以农历时间为准 步骤: 1.年月日 相加 除以8 余数为上卦 2.年月日时相加除以8 余数为下卦 3.年月日时相加除以6 余数为动爻 例:丙戌年二月十三午时 戍年地支排行==11 (子年=1,丑年=2……) 上卦== 11 2 13/8 余数为2 ==兑卦 下卦== 11 2 13 7/8 余数为1==乾卦 动爻== 11 2 13 7/8 余数为3== 三爻动 得到卦象: 泽天决 之 兑为泽

    q6:梅花易数该怎么起卦???

    一、问题的提出
    《梅花易数》相传为宋朝易学大师邵康节的著作,该书对于易学思想的发展和应用有着划时代的意义。在这本著作里,博学多才的邵康节先生穷天地之理,尽易学之造化,提出了一系列的起卦方法和断卦方法。很多人都知道,在此之前易学应用时的起卦法是非常麻烦的。如筮草法须“四营而成易,十有八变而成卦”,过程很麻烦,也很费时间,跟不上时代的潮流,所以现在很少有人用这种方法来起卦了。后来出现的“火珠林”法即现在流行的“六爻法”,在一定程度上大大简化了起卦步骤,但在某些方面还是表现其局限性,如须“摇”铜钱“六次”才能成一卦,也比较费时间。在有些情况下,“摇”铜钱也显得不合时宜。《梅花易数》一书的出现,解决了这些问题。它以起卦的快速性与灵活性,断卦的高效性,很高的准确率等优点,很快被很多易学研究者所青睐。国外很多易学研究者,对《梅花易数》也有着极高的评价。
    概括的来说,《梅花易数》中创造性的提出了两类起卦法,一种是“年月日时起卦法”,一种是“按数起卦法” ( 包括物数占,声音占,字占,尺寸占等等 ) 。相信广大易学爱好者对这两类起卦法都不陌生。至于断卦法,则主要是“体用”之法。
    可以这么说,如果这种预测方法 ( 包括起卦到断卦 ) 是正确的,那么该书就揭示了宇宙运行的所有数学奥秘。恩格斯曾经说过:“一门科学只有当它用数学表示出来的时候,它才能被称为真正的科学。”所以,只要《梅花易数》中提供的方法是正确的,我们就可以承认易学是科学的而非迷信的。
    那么,到底《梅花易数》提供的这种方法对不对呢?实践表明,其具有很高的准确率。据易学大师张延生的实践经验,表明它有 95% 的准确率 ( 参见《易学入门》,张延生 著,团结出版社, 2004 年 10 月第 1 版 ) 。虽非 100% 的准确,但在可以接受的“误差”范围内,它还是值得我们信赖的。
    很多研究易学预测学的书上,都讲了前面提到的两种起卦法。如邵伟华先生编著的《周易与预测学》 ( 花山文艺出版社, 1990 年 6 月第 1 版 ) ,沈柏春先生所著的《梅花易数预测学》 ( 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4 年 6 月第 1 版 ) ,张延生先生所著《易学入门》 ( 团结出版社, 2004 年 10 月第 1 版 ) 。这几本书中,都讲到了《梅花易数》起卦的方法。张老师的书中,讲的尤为详细。但笔者仔细阅读过这些著作后,发现虽然都是梅花易的“按数起卦”法,但介绍的具体方法不尽相同,而致使用同种方法起卦,最后得到的卦象不相同。这些不同点,主要表现为起卦过程中动爻的求法不一样。到底哪种起法是符合《梅花易数》原著所说的呢?笔者对此问题进行了考证,在本文中给出了一个明确的答复。
    下面先分别说说这两种不同起卦法中动爻的求法,再考究《梅花易数》原著中的起卦法,从而给出一个符合原著的起卦方法来。由于在各种著作中,对于“年月日时起卦法”都是一致的,与原著也一样,故再不作介绍。
    二、两种起卦法
    《梅花易数》原著中的起卦方法可以概括为八个字——“卦以八除,爻以六除”。意思是要确定某数对应哪个卦,则用该数除以八取余数,该余数对应的先天卦即为原来的数对应的卦。要确定哪个爻发动,则“以重卦总数除以六,以余数作动爻” ( 引号中内容,见《梅花易数》原著 ) 。关于为何要“卦以八除,爻以六除”,邵伟华先生的《周易与预测学》中有精当的论述——因卦有八个 ( 八经卦 ) ,每卦有六爻。在张延生老师的《易学入门》中也有精妙的论述。但是,在起卦过程中到底怎么用“数”,在这两本书上的论述是不一样的。下面分别来看。
    为方便起见,这里选用“按字起卦法”来说明之。
    1 .《周易与预测学》中的起卦法
    邵伟华先生所著《周易与预测学》中,对此方法进行了介绍,而且有具体的举例 ( 花山文艺出版社, 1990 年 6 月第 1 版, 118 页 ) 。这里引用该例:以“信男”二字起卦。
    “信”是 9 划,除以 8 余 1 , 1 对应“乾”卦,故上卦是“乾”。“男”是 7 划,除以 8 余 7 , 7 对应“艮”卦,故下卦是“艮”。两字总笔划数为 16 , 16 除以 6 余 4 ,即 4 爻发动。最后得卦“天山遁”变“风山渐”。
    沈柏春先生所著的《梅花易数预测学》 ( 实际不能算“著”,应该是“编著” ) 中,又加了一个原则,即“用繁体字,数笔划时有折即算一划”。取动爻方法和前面一致。按该书中所说方法,再来考察上例的起卦结果。
    “信男”二字繁体和简体一样 ( 留疑!暂看作一样! ) ,“有折即算一划”,则“信”为 10 划, 10 除以 8 余 2 , 2 对应“兑”卦,故上卦为“兑”。“男”也为 10 划,则下卦也为“兑”卦,合得六爻的“兑为泽”卦为主卦。二字总笔划数为 20 , 20 除以 6 余 2 ,则为 2 爻发动。最后得卦“兑为泽”变“泽雷随”。和前面起卦结果截然不同。
    当然,上面两种方法结果不同主要是因为数笔划的规则不同所致,再没有本质的区别。还有一个共同特点是取动爻时没考虑时辰。
    2 .《易学入门》中的起卦法
    张延生老师所著的《易学入门》中,对按字起卦法也作了详细的阐述。如对两个字的起卦法,原则是:
    将前一个字的总笔划数除以 8 ,余数定上卦;将后一个字的总笔划数除以 8 ,余数定下卦。 ( 上卦数 下卦数 时辰数 ) 除以 6 ,余数定变爻位置。
    这里数笔划的原则是“用繁体字,有折即算一划”。
    细心的读者可能注意到,这里取动爻时考虑了时间因素。另一个重要区别是:取动爻时用的数为“上卦数 下卦数”, 而不是前后两字的总笔划数。即:即使这里不考虑时间因素,取动爻时的方法仍和前面不一样。
    仍以“信男”二字来看。“信”为 10 划,故上卦为“兑”;“男”也为 10 划,故下卦也为“兑”。合得六爻卦“兑为泽”。不考虑时间因素下取动爻,应该为“上卦兑卦数为 2 ,下卦兑卦数为 2 ,上卦数 下卦数 = 2 2 = 4 , 4 除以 6 余 4 ,故为 4 爻发动”。最后得卦“兑为泽”变“水泽节”。
    当然,若考虑时间因素,则所得主卦仍为“兑为泽”,变卦则依不同时辰而变。
    若我们用统一的数笔划原则——“用繁体字,有折即算一划”。则上面其实提供了两种取动爻的方法。到底哪种是《梅花易数》中所讲的起卦法呢?
    三、《梅花易数》中的起卦法
    笔者手头没有原著的《梅花易数》,但有一本《梅花易数预测学》可供参考。该书基本是对《梅花易数》一书的白话翻译,其中多有疏漏和解释不当之处。但幸附有《梅花易数》部分原文,使其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与网上某些资料对照后,发现原文重要地方还是没错的。下面就以此书中所附原文来讨论前面的两种起卦法。
    查《梅花易数》原文,对取动爻的论述如下:凡取动爻,以重卦总数除六,以零数作动爻。 ( 按:零数,即余数 ) 。可见,取动爻的时候,用的“数”乃是“重卦总数”。什么是“重卦”呢?
    广大易学爱好者应该知道,三爻卦 ( 一共八个,即乾坤坎离震巽艮兑 ) 称为“经卦”,也叫“小成之卦”;由这八个卦两两相互重叠而成六十四卦,称为“别卦”,也叫“大成之卦”、“重卦”。即“重卦”就是六爻卦的代言词。“重卦”即上下两“经卦”相“重”而得,故“重卦总数”即“上卦数 下卦数”。
    至于取动爻时是否要加时辰数,这里没明确说。从原著后面讲的各种具体情况来看,有的情况下是加的,有的情况下是不加的,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在张延生老师的著作中,对此问题也作了精辟的分析,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参看。
    至此可以得出结论:张延生老师讲的起卦法更符合《梅花易数》原著的起卦方法。
    仔细分析就可知道,一般说来,取动爻时用“上卦数 下卦数”要比用起卦时的所有数之和要简单的多。因为卦数也就是 1 — 8 之间的某个,而起卦时的数可能要比这大的多。这也符合易学“易简”的思想。
    四、结论
    应用《梅花易数》中讲的起卦法时,应“凡取动爻,以重卦总数除六,以零数作动爻”,即“上卦数 下卦数”除以 6 取动爻,这才是对梅花易起卦法的正确理解。注意的一点是,这种取动爻的方法不适用于“年月日时起卦法”。
    用正确的起卦法,有利于提高我们预测的准确率。但笔者易学造诣浅,断卦经验少,知识面窄,无法比较前面的不同起卦法孰优孰劣,只有待易学爱好者在实践中验证。实践中准确率高的就是好的,准确率低的就是差的方法.

    上一篇:上一篇:
    下一篇:下一篇:中华老黄历在哪里下载
    • 评论列表

    相关文章
    • 1、
    • 2、
    • 3、
    最新文章
    • 1、
    • 2、
    • 3、
    • 4、
    • 5、
    • 6、
    最新文章
    • 1、
    • 2、
    • 3、
    • 4、
    • 5、
    • 6、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