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为两仪,也叫两极,道家说的清而轻为阳,浊而重为阴,四象是指风雨雷电四种天气现象。
这是我国朴素唯物主义的解释,解释的是自然气候的变化。
当然说的很圆滑,怎么解释都行,所以就被人用来算命了。
太极生两仪,两仪指的是阴阳
两仪生四象,也就是
太阴,太阳,少阴,少阳。这里太阴和少阴,
用-
-表示
太阳和少阳用一表示
随便从这四象里抽出3个来重叠,就成了一个卦象。
所以接下来又有
四象生八卦之说。
四象在中国早期文化中指《易传》中的老阳,少阴,少阳,老阴,又指四季天然气象,在秦汉以后逐渐指代源于远古星宿信仰中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分别代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上的群星,也称四神、天之四灵,四圣将。
易传四象与星宿四象相互融合,青龙表少阳主春,白虎表少阴主秋,玄武老阴主冬,朱雀老阳主夏。
四象的概念在古代的日本和朝鲜极度受重视,这些国家常以四圣、四圣兽称之。
四象又衍生出来了八卦(乾、兑、离、震、巽、坎、艮、坤)。
四象在《易经》中是指阴阳消长的四个特征,即太阳、少阳、太阴、少阴,又可以引申文为四时、四方与四国等。
太极生完两仪后,在两仪上面各加一条阴爻、一条阳爻,就产生了四象。四象指的是太阳、少阳、太阴、少阴这四象,太阳由叫做老阳,太阴又叫做老阴
太阳是指阳气达到顶峰,阴气开始蕴含的时候;太阴是阴气达到顶峰,阳气开始蕴含的时候;少阳是阳气逐渐增多所达到的一种中间状态,少阴则是阴气逐渐增多而达到的中间状态。
四象又分别代表了春夏秋冬四季,太阳就是夏至,太阴指的是冬至,少阳指的是春分,少阴指的是秋分。
我们传统的历法将每个月分成四个部分,分别以朔月、上弦月、望月、下弦月为分界点。朔月一般指农历初一,上弦月指农历初七或初八,望月则是指农历十五,下弦月则指农历二十二或者二十三。具体来说,朔月就是太阴,上弦月是少阳,望月是太阳,下弦月是少阴。
春夏秋冬作为四象,又称为四时,在《易经》及其有关著作中最为常见,李鼎祚的《周易集解》中说:“四象,四时也。两仪,谓乾坤也。乾二五之坤,成坎、离、震、兑。震、春、兑秋、坎冬、离夏,故两仪生四象。”他认为四象就是四时--春、夏、秋、冬。
孔颖达的《周易正义》则说:“两仪生四象者,谓金木水火禀天地而有,故云两仪生四象。土则分王四季,又地中之别,故唯云四象也。”他说四象就是五行中的金、木、水、问火。所以:“震木、离火、兑金、坎水,各主一时。”震木为春,离火为夏,兑金为秋,坎水为冬。
此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望、朔、上弦、下弦;子午、卯、酉;东、南、西、北;青龙、白
虎、玄武、朱雀等也经常被称为四象。
一元 太极
两仪,阴阳
三才,天 人 地
四象,老阴老阳少阴少阳
五行,木火土金水
六合,指的是地支六合的关系吧.另有六仪,是七门遁甲里的,分别是戍、已、庚、辛、壬和癸六天干
七星,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
八卦,乾 坤 震 巽 坎 离 艮 兑
九宫 一宫坎(北),二宫坤(西南),三宫震(东),四宫巽(东南),五宫中(寄于坤),六宫乾(西北),七宫兑(西北),八宫艮(东北),九宫离(南)。
另有8门,9星.
八门就是:休门、生门、伤门、杜门、景门、死门、惊门、开门
九星就是:天蓬星、天任星、天冲星、天辅星、天英星、天芮星、天柱星、天心星、天禽星。
八门九星这些全是<奇门遁甲>里的术语.
很简单,大概是 一元:指整个世界 两仪:阴阳两种性质 代表为太极 三才:为世界三要素-天、地、人 四象:指的是东西南北 代表为四大圣兽 五行:指金木水火土 六合:同样是东西南北,但多了个上和下 七曜:同样是金木水火土,但多了日和月两个元素 另外,这是中国古代的,在古代的元素还有其他几种版本 一种为 光、暗、冰、火 另一种为 风、土、水、火 还有一种是 太阳 月亮 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