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古人用词与现代人不一样,文言文翻译成白话文多多少少还是参杂了一些翻译者的想法在其中,如果你想完全。找完全纯净的译本怕是不太现实,还有就是例如《道德经》、《易经》这些书应该是去理解其中的意境,而不是仅仅像读书一般的读,这些传承了几千年的书其中的意境不是光靠读能了解的,更多的还是要靠你自己来悟,举个例子:上善若水。仅仅这四个字包含的意思就可以写一篇文章了,可是仅仅是读你能读出什么来呢?
南怀瑾《易经杂说》,曾仕强《易经的智慧》很适合你的要求
易筋经
1、《易》学专家
金景芳教授是国内外著名的《易》学专家。1939年撰写的《易通》一书,是最早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研究《周易》的著作之一,也是他的成名之作。到吉林大学后他陆续发表了《易论》、《说易》、《关于〈周易〉的作者 》等易学论文20余篇,出版《学易四种》、《周易讲座》、《周易全解》、《〈周易·系辞传〉新编详解》等四种易学著作。在海内外易学研究领域独树一帜,被称为“金派”。
2、对孔子领域的研究
金景芳教授一直坚定地认为:“中国之有孔子,毋宁说,是中华民族的光荣。”
他研究孔子的代表作《孔子新传》及相关论文20余篇,在学术界产生了重要影响。他认为孔子的思想有两个核心,一个是“时”,一个是“仁义”。特别强调:在孔子研究中,应当把孔学与儒学严格区别开来,而不应把两者混为一谈。
3、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
金景芳教授在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研究方面的建树,主要有四点:
其一,在中国古代史分期问题上创立了秦统一封建说。这是中国古代史分期的重要一派。
其二,提出了由原始社会发展到文明社会有较长的过渡时期的理论。并依据这一理论论断夏代虽然建立了国家,但仍具有这种过渡的性质。
其三,根据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相关论述,对中国奴隶社会的阶级和阶级斗争问题提出了新的科学论断。指出奴隶社会的阶级和阶级斗争是等级制阶级和各等级之间的斗争。
其四,对先秦社会制度史的研究有重要贡献。金先生用马克思“两种生产”的理论来解释宗法问题,认为宗法是在阶级关系充分发展的历史条件下,统治者对血缘关系加以改造、限制和利用,使之为维护君权服务的一种制度。这就道破了宗法问题的本质,从而廓清了史学界在这一问题上长期流行的错误观点。他还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指出井田制度实际上就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论述的农村公社或马尔克土地制度在中国的具体表现形式,令人信服地解决了学术界长期争论不休的井田制度及与井田制密切相关的许多重要课题。
4、对古思想文化的研究
对古代思想文化的研究,也是金景芳教授的专长。金景芳教授关于中国古代思想渊源、关于西周在哲学上的两大贡献、关于商文化起源于我国北方说、关于经学与史学等方面的论述,在学术界都有着广泛的影响。他在中国古代思想史研究方面有三个显著特点:第一,注意文献学研究与思想史研究的结合;第二,注重经学研究与思想史研究的结合;第三,善于把思想史研究与社会史研究密切结合。他的研究成果充分显示他是一位有系统的社会史理论的古史专家和思想史专家。
风水呀,命格,五行八卦之类的呀!
请问你心目中那些个是易经大家呢?
孔子是易学大家,所以在易经的基础上作了《易传》。之后凡是公认解释易经比较好的书都归在《四库全书》经部第一。
而且,易经没人敢说看懂了,以前只有个郭沫若说看懂了,结果老一辈的那些人都笑了。
据我所知,研究周易古噬法最后一个集大成者,应该是日本的高岛吞象。
至于当代,你有知道研习易经尤其是义理的大家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