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穷则变,变则通。
语出《易经·系辞下》。当事物的发展已到穷尽的时候,就要发生变化;唯有变革,才能继续发展下去。
2、人以类聚,物以群分。
语出《易经·系辞上》:“方以类聚,物以群分”。物:指自己以外的人。同一层次的人,往往相聚在一起;各个不同层次的人,分成一个个群体。
3、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语出《易经·系辞上》:“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比喻各人从自己的立场、观点出发,对同一问题会有不同的看法。
4、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语出《易经》。一作:失之毫厘,差以千里。毫厘:一毫一厘,形容极小的数量。:由于小的失误,却造成了极大的错误。
5、革,去故也;鼎,取新也。
语出《周易·杂卦》。革,就是去掉旧的;鼎,就是建立新的。此语后演化为成语“革故鼎新”,多用来指重大的社会变革乃至改朝换代。
6、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语出《周易·系辞上》。臭:气味。二人同心协力,他们的力量能把坚硬的金属折断;同心同德的人说出来的一致意见亲和力强,人们如同嗅到了兰花的芳香容易认同、接受。这句话比喻两人团结一心,能发挥更大力量,泛指团结力量大。
7、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语出《周易·文言》。积累了很多善行的家庭,必定会有很多喜庆的事发生;积累了很多坏事和罪恶的人家,必定会有很多灾祸降临。这是劝人多行善、别作恶的箴言,也含有“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意涵。
8、危者使平,易者使倾。
语出《易经·系辞下》。有危机感的人,会平安无事;失去警惕的人,便会遭到失败。
9、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语出《周易·系辞上传》。孔子说:“书面上的文章,不能够表达作者全部想说的话,也不能表达作者的心意。”
10、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之,成之者性之。
语出《周易·系辞上》。道:规律。继:继承。阴阳的相互作用便是道,继承这种大道的人便为善良,能够使其成为规范的,那便是天赋的秉性。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2、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3、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4、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
5、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6、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
7、方以类聚,物以群分。
8、夫妻反目,不能正室。
9、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
10、君子以教思无穷,容保民无疆。
11、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
12、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13、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
14、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
15、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16、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17、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埋,其道光明。
18、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19、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
20、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
21、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精义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
22、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23、终日乾乾,与时偕行。
24、日月丽乎天,百谷草木丽乎土。
路是自己选择的,不是别人算出来的。
哈哈。
易经是科学,是打开宇宙奥秘的一把钥匙。
理,是象和数结合起来的一种规律。
要后悔在先,不要后悔在后。
世上所有,一切的一切都是有阴阳所产生的。
很多还是要自己去慢慢领悟,我也只看了一/二集,看的不多。兄弟觉的不够的话自己慢慢进去领悟。谢谢。
1、君子以果行育德。
君子必须行动果断,才能培养出良好的品德。
2、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译文:坤象征大地,君子应效法大地,胸怀宽广,包容万物。
3、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
译文:君子效法这一精神,应当努力更多地学习领会前代圣人君子的言论和行为,以此充实自己,培养美好的品德和积聚广博的知识。
4、见险而能止,智矣哉。
译文:见到危险而能停止冒险,明智呵!蹇,“利于西南”,前往可得中道。
5、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
译文:操行坚定不为世风所转移,不求虚名,隐居避世而没有苦闷,言行不为世人所赏识而没有烦恼。乐意的事就施行它,忧患的事就避开它,坚定而不可动摇。
这只能说明婆婆做了一个。奇葩的梦而已。
找你爸谈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