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的版本,流传下来影响大的是三国魏王弼注本、唐孔颖达疏,亦称《周易正义》,收入《十三经注疏》中。宋朱熹撰《周易正义》,为宋代以后通行本。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帛书《周易》,抄写于汉文帝初年,与传世各家《易》本均不同,是现存《周易》中最早的别本。古今解易者影响较大和具有特色者有:唐朝李鼎祚《周易集解》、唐朝孔颖达《周易正义》、宋朝程颐《程氏易传》、宋朝朱熹《周易本义》、现代闻一多《周易义证类纂》和高亨《周易古经今注》
周易是根据数的阴阳和随机性,推断事物凶吉的书.
一般人看不懂,但也没有必要去钻研它.我也曾经看过(老师推荐的),但是看了2遍还是不能领悟.简直不知所云.周易严格的说是一本主观唯物主义哲学书籍,它集天文、数学、兵法、治国方略、做人处世、道德修养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一体,是一本锻炼人思维的好书。许多诺贝尔获奖者都是借助它成功的。我想当年的马克、恩克斯在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前也看过它。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只是把周易的内容高度概括而已。
在古时,科学很落后,对很多自然现象不能解析,为此就出了<周易>学说.
简单地说,
1.易本是算命的,
2.但到了周易,孔子基本上是从哲理方面解释易,虽然此解释同样也可适用于占卜,但周易列为经书,只因其包含全面的哲理.
3.周易不能作为占卜的书,因孔子只从哲理理解易,基本没有关于占卜的论述.后世的占卜,是从易中的最基本定理重新创造的,基本与周易无联系.
4.哲理适用于任何人,但以周易用于占却不会有实践意义,
5.占卜者依然把周易列为占经是因周易还没有把易的基本原理抛弃,而其他易经已失传了.
《周易》是中华文明史上一部内涵精深、影响广泛、流传久远的典籍,有“群经之首”和“大道之源”之称。几千年来,《周易》以其外在的魅力(奇特的结构形式和抽象的符号显示),以及博大精深的内涵(千古永辉的义理和复杂神奇的运算机制),吸引着人们在各个领域对其进行研究和应用,形成了庞大的易学研体系。
《周易》一书有《易经》和易传两部分所构成,从总体上看它是一部指导人们和利用自然规律及社会发展规律的哲学著作。其中,《易经》是我国古代先哲通过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长期观察,以及对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及其结果进行高度总结概括后而形成的。它集中反映了宇宙万事万物的现象和发展变化的饿规律。《易传》则是对《易经》进行解说,用来阐发义理的哲学典籍。
《周易》历经数千年之沧桑,已成为中华文化之根,《周易》的品格和精神深藏于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中。易道讲究阴阳相济、刚柔有应,提倡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在五千年文明史上,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久历众劫而不覆,多逢畏难而不倾,独能遇衰而复振,不断地发展壮大,根源一脉传至今,是与我们民族对易道精神的时代把握息息相关的。
《周易》是我国古代—部指导人们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哲学典藉,由《易经》和《易传》两部分构成。对其书名含义,历代有多种各有一定道理的解说,其中东汉易学家郑玄说:“《周易》者,言易道周普,无所不备”,是讲“日月之道普照周天。”
一、阴阳:《易传·系辞·上》说:“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观念指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万物万象,在其内部同时存两种相反的属性,它们互相依存、互相为用,处个不断的变化之中;其运动是以彼此消长的形式进行的。并始终处于彼消此长,此进彼退的动态平衡状态之中。保持着事物的正常发展变化态势。阴阳观念是一种朴素的唯物思想和辩证法思想,《周易》的主旨,就在于指导我们在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关系上保持阴阳的动态平衡。
二、爻:在《易经》中,爻是组成卦的基本单位,其中“—”称作阳爻。“--’称作阴爻。
三、卦:由阳爻和阴爻按照一定规律分别组合,进而说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变化规律的排列符号,就叫做“卦”,卦是为特定目的《占筮》而组成的符号排列,是《易经》的基本组成单位。
四、八卦:八卦是“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八个卦的统称:是由阳爻和阴爻按不同的组合规律.以三个爻为一组分别组成的八种符号排列,《易传·系辞·上》说:“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八个由三个爻组成的卦,也叫经卦或单卦。
五、六十四卦:由八个单卦以不同的次序两两重合、就产生了六十四卦,六十四卦分别由六个爻组成,也叫别卦或重卦,其中由八个单卦自身相重所成的六爻之卦,也叫做纯卦,其卦名同单卦。
《皇清经解续编》
(清)王先谦辑 光绪十四年(1888) 江阴 南菁书院 刊本 九经误字 一卷(清)顾炎武撰fb.734:54.1(1)周易稗疏 四卷(清)王夫之撰fb.734:54.1(2)诗经稗疏 四卷(清)王夫之撰fb.734:54.1(3)春秋稗疏 二卷(清)王夫之撰fb.734:54.1(4)四书稗疏 三卷(清)王夫之撰fb.734:54.1(5)春秋占筮书 三卷(清)毛奇龄撰fb.734:54.1(6)续诗传鸟名 三卷(清)毛奇龄撰fb.734:54.1(7)白鹭洲主客说诗 一卷(清)毛奇龄撰fb.734:54.1(8)郊社[礻帝][礻合]问 一卷(清)毛奇龄撰fb.734:54.2(1)大小宗通绎 一卷(清)毛奇龄撰fb.734:54.2(2)孝经问 一卷(清)毛奇龄撰fb.734:54.2(3)礼记偶笺 三卷(清)万斯大撰fb.734:54.2(4)尚书古文疏证 九卷(清)阎若璩撰fb.734:54.2(5)-3(1)易图明辨 十卷(清)胡渭撰fb.734:54.3(2)春秋长历 十卷(清)陈厚耀撰fb.734:54.4(1)仪礼释宫增注 一卷(清)江永撰fb.734:54.4(2)仪礼释例 一卷(清)江永撰fb.734:54.4(3)礼记训义择言 八卷(清)江永撰fb.734:54.4(4)-5(1)春秋大事表 六十六卷 舆图一卷(清)顾栋高撰fb.734:54.5(2)-9天子肆献裸馈食礼纂 二卷(清)任启运撰fb.734:54.10(1)朝庙宫室考并图 一卷 附田赋考(清)任启运撰fb.734:54.10(2)易例 二卷(清)惠栋撰fb.734:54.10(3)易汉学 八卷(清)惠栋撰fb.734:54.10(4)明堂大道录 八卷(清)惠栋撰fb.734:54.10(5)-11(1)[礻帝]说 二卷(清)惠栋撰fb.734:54.11(2)晚书订疑 三卷(清)程廷祚撰fb.734:54.11(3)卦气解 一卷(清)庄存与撰fb.734:54.11(4)周官记 五卷(清)庄存与撰fb.734:54.11(5)周官说 二卷(清)庄存与撰fb.734:54.11(6)周官说补 三卷(清)庄存与撰fb.734:54.11(7)仪礼管见 十七卷(清)褚寅亮撰fb.734:54.11(8)-12(1)尔雅补郭 二卷(清)翟灏撰fb.734:54.12(2)郑氏仪礼目录校证 一卷(清)胡匡衷撰fb.734:54.12(3)深衣释例 三卷(清)任大椿撰fb.734:54.12(4)诗声类 十二卷 诗声分例一卷(清)孔广森撰fb.734:54.12(5)经传小记 一卷(清)刘台拱撰fb.734:54.12(6)国语补校 一卷(清)刘台拱撰fb.734:54.12(7)逸周书杂志 四卷(清)王念孙撰fb.734:54.13(1)尔雅古义 二卷(清)钱坫撰fb.734:54.13(2)尔雅释地四篇注 一卷(清)钱坫撰fb.734:54.13(3)车制考 一卷(清)钱坫撰fb.734:54.13(4)群经义证 八卷(清)武亿撰fb.734:54.13(5)释服 二卷(清)宋绵初撰fb.734:54.13(6)孟子四考孟子逸文考 一卷孟子异文考 一卷孟子古注考 一卷孟子出处时地考 一卷(清)周广丛撰fb.734:54.14(1)毛诗考证 四卷(清)庄述祖撰fb.734:54.14(2)毛诗周颂口义 三卷(清)庄述祖撰fb.734:54.14(3)五经小学述 二卷(清)庄述祖撰fb.734:54.14(4)诗书古训 十卷(清)阮元撰fb.734:54.14(5)-15春秋左传诂 二十卷(清)洪亮吉撰fb.734:54.16-17(1)左通补释 三十二卷(清)梁履绳撰fb.734:54.17(2)-20(1)周易述补 五卷(清)李林松撰fb.734:54.20(2)易图条辨 一卷(清)张惠言撰fb.734:54.20(3)虞氏易事 二卷(清)张惠言撰fb.734:54.20(4)虞氏易言 二卷(清)张惠言撰fb.734:54.20(5)虞氏易候 一卷(清)张惠言撰fb.734:54.20(6)仪礼图 六卷(清)张惠言撰fb.734:54.21(1)读仪礼记 二卷(清)张惠言撰fb.734:54.21(2)书序述闻 一卷(清)刘逢禄撰fb.734:54.21(3)尚书今古文集解 三十卷附校勘记 一卷(清)刘逢禄撰(清)刘葆桢、刘翰藻撰fb.734:54.22-23(1)卦本图考 一卷(清)胡秉虔撰fb.734:54.23(2)尚书大传辑校 三卷(清)陈寿祺撰fb.734:54.23(3)禹贡郑注释 二卷(清)焦循撰fb.734:54.23(4)群经宫室图 二卷(清)焦循撰fb.734:54.23(5)隶经文 四卷(清)江藩撰fb.734:54.24(1)说文声类 十六卷声类出入表 一卷(清)严可均撰fb.734:54.24(2)周易考异 二卷(清)宋翔凤撰fb.734:54.24(3)尚书略说 二卷(清)宋翔凤撰fb.734:54.24(4)尚书谱 一卷(清)宋翔凤撰fb.734:54.24(5)大学古义说 二卷(清)宋翔凤撰fb.734:54.24(6)论语说义 十卷(清)宋翔凤撰fb.734:54.25(1)孟子赵注补正 六卷(清)宋翔凤撰fb.734:54.25(2)小尔雅训纂 六卷(清)宋翔凤撰fb.734:54.25(3)过庭录 五卷(清)宋翔凤撰fb.734:54.25(4)毛诗传笺通释 三十二卷(清)马瑞辰撰fb.734:54.26-28(1)毛诗后笺 三十卷(清)胡承珙撰; (清)陈奂补fb.734:54.28(2)-31(1)仪礼古今文疏义 十七卷(清)胡承珙撰fb.734:54.31(2)-32(1)读书丛录 一卷(清)洪颐煊撰fb.734:54.32(2)尔雅匡名 二十卷(清)严元照撰fb.734:54.32(3)周官故书考 四卷(清)徐养原撰fb.734:54.32(4)仪礼今古文异同疏证 五卷(清)徐养原撰fb.734:54.32(5)论语鲁读考 一卷(清)徐养原撰fb.734:54.33(1)顽石庐经说 十卷(清)徐养原撰fb.734:54.33(2)周礼学 二卷(清)王聘珍撰fb.734:54.33(3)仪礼学 一卷(清)王聘珍撰fb.734:54.33(4)易经异文释 六卷(清)李富孙撰fb.734:54.33(5)诗经异文释 十六卷(清)李富孙撰fb.734:54.33(6)-34(1)春秋左传异文释 十卷(清)李富孙撰fb.734:54.34(2)春秋公羊传异文释 一卷(清)李富孙撰fb.734:54.34(3)春秋谷梁传异文释 一卷(清)李富孙撰fb.734:54.34(4)夏小正分笺 四卷(清)黄模撰fb.734:54.34(5)夏小正异义 二卷(清)黄模撰fb.734:54.34(6)春秋左氏古义 六卷(清)臧寿恭撰fb.734:54.35(1)春秋左氏传补注 十二卷(清)沈钦韩撰fb.734:54.35(2)春秋左氏传地名补注 十二卷(清)沈钦韩撰fb.734:54.36(1)仪礼经注疏正讹 十七卷(清)金曰追撰fb.734:54.36(2)周易虞氏略例 一卷(清)李锐撰fb.734:54.36(3)论语孔注辨伪 二卷(清)沈涛撰fb.734:54.36(4)国语发正 二十一卷(清)汪远孙撰fb.734:54.37(1)说文谐声谱 九卷(清)张成孙撰fb.734:54.37(2)春秋谷梁传时月日书法释例 四卷(清)许桂林撰fb.734:54.38(1)求古录礼说 十五卷 补遗一卷(清)金鹗撰fb.734:54.38(2)-39(1)乡党正义 一卷(清)金鹗撰fb.734:54.39(2)说文解字音均表 十七卷 首一卷(清)江沅撰fb.734:54.39(3)-41(1)仪礼正义 四十卷(清)胡培[羽(上)军]撰; (清)杨大[土育]补fb.734:54.41(2)-45(1)[礻帝][礻合]问答 一卷(清)胡培[羽(上)军]撰fb.734:54.45(2)实事求是斋经义 二卷(清)朱大韶撰fb.734:54.45(3)十三经诂答问 六卷(清)冯登府撰fb.734:54.46(1)左传旧疏考正 八卷(清)刘文淇撰fb.734:54.46(2)春秋朔闰异同 二卷(清)罗士琳撰fb.734:54.46(3)春秋左传贾服注辑述 二十卷(清)李贻德撰fb.734:54.47-48(1)丧礼经传约 一卷(清)吴卓信撰fb.734:54.48(2)诗毛氏传疏 三十卷(清)陈奂撰fb.734:54.48(3)-49释毛诗音 四卷(清)陈奂撰fb.734:54.50(1)毛诗说 一卷(清)陈奂撰fb.734:54.50(2)毛诗传义类 一卷(清)陈奂撰fb.734:54.50(3)郑氏笺考征 一卷(清)陈奂撰fb.734:54.50(4)公羊逸礼考征 一卷(清)陈奂撰fb.734:54.50(5)周礼注疏小笺 五卷(清)曾钊撰fb.734:54.50(6)大戴礼注补 十三卷(清)汪照撰fb.734:54.50(7)癸巳类稿 六卷(清)俞正燮撰fb.734:54.51(1)癸巳存稿 四卷(清)俞正燮撰fb.734:54.51(2)尚书余论 一卷(清)丁晏撰fb.734:54.51(3)禹贡锥指正误 一卷(清)丁晏撰fb.734:54.51(4)诗谱考正 一卷(清)丁晏撰fb.734:54.51(5)孝经征文 一卷(清)丁晏撰fb.734:54.51(6)齐诗翼氏学 四卷(清)迮鹤寿撰fb.734:54.51(7)公羊礼疏 十一卷(清)凌曙撰fb.734:54.51(8)-52(1)公羊问答 二卷(清)凌曙撰fb.734:54.52(2)春秋繁露注 十七卷(清)凌曙撰fb.734:54.52(3)周易姚氏学 十六卷(清)姚配中撰fb.734:54.52(4)-53(1)春秋公羊传历谱 十一卷(清)包慎言撰fb.734:54.53(2)论语古注集笺 二十卷(清)潘维城撰fb.734:54.53(3)-54(1)虞氏易消息图说 一卷(清)胡祥麟撰fb.734:54.54(2)大誓答问 一卷(清)龚自珍撰fb.734:54.54(3)春秋决事比 一卷(清)龚自珍撰fb.734:54.54(4)轮舆私笺 二卷 图一卷(清)郑珍撰; (清)郑知同撰图fb.734:54.54(5)仪礼私笺 八卷(清)郑珍撰fb.734:54.55(1)巢经巢经说 一卷(清)郑珍撰fb.734:54.55(2)禹贡图 一卷(清)陈澧撰fb.734:54.55(3)东塾读书记 十卷(清)陈澧撰fb.734:54.55(4)春秋古经说 二卷(清)侯康撰fb.734:54.55(5)谷梁礼证 二卷(清)侯康撰fb.734:54.55(6)说文声读表 七卷(清)苗夔撰fb.734:54.56(1)学礼管释 十八卷(清)夏[火斤]撰fb.734:54.56(2)开有益斋经说 五卷(清)朱绪曾撰fb.734:54.57(1)谷梁大义述 三十卷(清)柳兴恩撰fb.734:54.57(2)-58(1)春秋释 一卷(清)黄式三撰fb.734:54.58(2)考工记考辨 八卷(清)王宗涑撰fb.734:54.59(1)逸周书集训校释 十卷 逸文一卷(清)朱右曾撰fb.734:54.59(2)诗地理征 七卷(清)朱右曾撰fb.734:54.59(3)-60(1)丧服会通说 四卷(清)吴嘉宾撰fb.734:54.60(2)读仪礼录 一卷(清)曾国藩撰fb.734:54.60(3)论语正义 二十四卷(清)刘宝楠撰; (清)刘恭冕述fb.734:54.60(4)-61(1)释谷 四卷(清)刘宝楠撰fb.734:54.61(2)今文尚书经说考 三十八卷(清)陈乔枞撰fb.734:54.62-65(1)尚书欧阳夏侯遗说考 一卷(清)陈乔枞撰fb.734:54.65(2)三家诗遗说考鲁诗遗说考 二十卷齐诗遗说考 十二卷韩诗遗说考 十七卷(清)陈寿祺撰; (清)陈乔枞述fb.734:54.65(3)-68(1)毛诗郑笺改字说 四卷(清)陈乔枞撰fb.734:54.68(2)诗经四家异文考 五卷(清)陈乔枞撰fb.734:54.68(3)-69(1)齐诗翼氏学疏证 二卷(清)陈乔枞撰fb.734:54.69(2)礼堂经说 二卷(清)陈乔枞撰fb.734:54.69(3)礼记郑读考 六卷(清)陈寿祺撰; (清)陈乔枞述fb.734:54.69(4)尔雅经注集证 三卷(清)龙启瑞撰fb.734:54.69(5)公羊义疏 七十六卷(清)陈立撰fb.734:54.70-73白虎通疏证 十二卷(清)陈立撰fb.734:54.74礼经通论 一卷(清)邵懿辰撰fb.734:54.75(1)周易爻辰申郑义 一卷(清)何秋涛撰fb.734:54.75(2)禹贡郑氏略例 一卷(清)何秋涛撰fb.734:54.75(3)书古微 十二卷(清)魏源撰fb.734:54.75(4)诗古微 十七卷(清)魏源撰fb.734:54.76-77(1)读书偶识 十卷 附一卷(清)邹汉勋撰fb.734:54.77(2)-78(1)刘贵阳经说 一卷(清)刘书年撰fb.734:54.78(2)谷梁补注 二十四卷(清)钟文[丞灬]撰fb.734:54.78(3)-79周易旧疏考正 一卷(清)刘毓崧撰fb.734:54.80(1)尚书旧疏考正 一卷(清)刘毓崧撰fb.734:54.80(2)读易汉学私记 一卷(清)陈寿熊撰fb.734:54.80(3)孟子音义考证 二卷(清)蒋仁荣撰fb.734:54.80(4)达斋丛说 一卷(清)俞樾撰fb.734:54.80(5)周易互体征 一卷(清)俞樾撰fb.734:54.80(6)九族考 一卷(清)俞樾撰fb.734:54.80(7)诗名物证古 一卷(清)俞樾撰fb.734:54.80(8)士昏礼对席图 一卷(清)俞樾撰fb.734:54.80(9)礼记异文笺 一卷(清)俞樾撰fb.734:54.80(10)礼记郑读考 一卷(清)俞樾撰fb.734:54.80(11)玉佩考 一卷(清)俞樾撰fb.734:54.80(12)郑君驳正三礼考 一卷(清)俞樾撰fb.734:54.80(13)春秋名字解诂补义 一卷(清)俞樾撰fb.734:54.80(14)论语郑义 一卷(清)俞樾撰fb.734:54.80(15)续论语骈枝 一卷(清)俞樾撰fb.734:54.80(16)群经平议周易平议 二卷尚书平议 四卷周书平议 一卷毛诗平议 四卷周礼平议 二卷考工记世室重屋明堂考 一卷仪礼平议 二卷大戴礼记平议 二卷小戴礼记平议 一卷春秋公羊传平议 一卷春秋谷梁传平议 一卷春秋左传平议 三卷春秋外传国语平议 二卷论语平议 二卷孟子平议 二卷尔雅平议 一卷(清)俞樾撰fb.734:54.81-83(1)古书疑义举例 七卷(清)俞樾撰fb.734:54.83(2)禹贡说 一卷(清)倪文蔚撰fb.734:54.83(3)周易释爻例 一卷(清)成蓉镜撰fb.734:54.83(4)尚书历谱 二卷(清)成蓉镜撰fb.734:54.83(5)禹贡班义述 三卷(清)成蓉镜撰fb.734:54.83(6)春秋日南至谱 一卷(清)成蓉镜撰fb.734:54.83(7)何休注训论语述 一卷(清)刘恭冕撰fb.734:54.83(8)礼记天算释 一卷(清)孔广牧撰fb.734:54.83(9)先圣生卒年月日考 二卷(清)孔广牧撰fb.734:54.83(10)礼说略 三卷(清)黄以周撰fb.734:54.84(1)经说略 二卷(清)黄以周撰fb.734:54.84(2)汉孳室文钞 二卷(清)陶方琦撰fb.734:54.84(3)昏礼重别论对驳义 二卷(清)刘寿曾撰fb.734:54.84(4)隶经剩义 一卷(清)林兆丰撰fb.734:54.84(5)毛诗谱 一卷(汉)郑玄撰; (清)胡元仪编fb.734:54.84(6)驳春秋名字解诂 一卷(清)胡元玉撰fb.734:54.84(7)经述 三卷(清)林颐山撰fb.734:54.84(8)
经库
十三经注疏:
周易正义 十三经注疏阮刻本
尚书正义 十三经注疏阮刻本
毛诗正义 十三经注疏阮刻本
周礼注疏 十三经注疏阮刻本
仪礼注疏 十三经注疏阮刻本
礼记正义 十三经注疏阮刻本
春秋左传正义 十三经注疏阮刻本
春秋公羊传注疏 十三经注疏阮刻本
春秋谷梁传注疏 十三经注疏阮刻本
论语注疏 十三经注疏阮刻本
孝经注疏 十三经注疏阮刻本
尔雅注疏 十三经注疏阮刻本
孟子注疏 十三经注疏阮刻本
经学史:
尚书大传 皇清经解续编本
韩诗外传 明沈氏野竹斋刊本
春秋繁露 抱经堂卢校本悉刻二十二子本
大戴礼记 皇清经解本
六艺略 百衲本汉书
白虎通义 白虎通德论本
五经异义 皇清经解本
周易集解 古经解汇函本
春秋经传纂例 古经解汇函本
周官新义 钱仪吉校补本
七经小传 影宋刊本
大学衍义补 四库全书本
古文尚书疏证 眷西堂本
孟子字义疏证 微波榭本
汉学师承记 国学基本丛书本
经义述闻 皇清经解本
春秋公羊经何氏释例 皇清经解本
今古学考 四益馆经学丛书本
孔子改制考 朱维铮复校本
经学历史 周子同注释本
国故论衡 国学讲习会原刊本
语言文字:
说文解字注 经韵楼刻本
方言 四部丛刊本
释名疏证补 影光绪二十二年本
广雅疏证 嘉庆元年初刊本
广韵 张氏泽存堂宋本广韵本
中原音韵 讷庵本
经传释词 古书字义用法丛刊本
马氏文通 清光绪三十年本
存目提要(72种)
史库 二十六史:
史记 百衲本
汉书 百衲本
后汉书 百衲本
三国志 清武英殿本
晋书 清武英殿本
宋书 清武英殿本
南齐书 清武英殿本
梁书 清武英殿本
陈书 清武英殿本
魏书 清武英殿本
北齐书 清武英殿本
周书 清武英殿本
南史(一) 清武英殿本
南史(二) 清武英殿本
北史 清武英殿本
隋书 清武英殿本
旧唐书 清武英殿本
新唐书 清武英殿本
旧五代史 清武英殿本
新五代史 清武英殿本
宋史(一) 清武英殿本
宋史(二)清武英殿本
辽史 清武英殿本
金史 清武英殿本
元史 清武英殿本
新元史 天津徐氏退耕堂本
明史(一) 清武英殿本
明史(二)清武英殿本
清史稿(一)关内本
清史稿(二)关内本
清史稿(三)关内本
表(一) 百衲本、殿本、关内本
表(二) 关内本
表(三) 关内本
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一) 影鄱阳胡氏本
资治通鉴(二) 影鄱阳胡氏本
资治通鉴(三) 影鄱阳胡氏本
续资治通鉴
续资治通鉴(一) 冯集梧补刻本
续资治通鉴(二) 冯集梧补刻本
存目提要(96种)
通典
通典 中华书局本
通志略 通志略 明汪刻本
文献通考
文献通考(一) 清武英殿三通合刻本
文献通考(二) 清武英殿三通合刻本
文献通考(三) 清武英殿三通合刻本
地理:
水经注 世界书局本
大唐西域记 高丽新藏本
海国图志 光绪丙子平庆泾固道署重刊本
地理:
读史方舆纪要(一) 稿本
读史方舆纪要(二) 稿本
存目提要(74种)
杂史
世本 茆泮林辑本
国语 士礼居刻本
战国策 姚宠校本
吴越春秋 随盦丛书本
越绝书 四部备要本
华阳国志 成都志古堂原版印行本
贞观政要 四库全书本
史通 史通通释本
文史通义 叶瑛文史通义校注本
十七史商榷 丛书集成本
竹书纪年 四库全书本
目录类:
四库全书总目(一) 浙江翻刻武英殿本
四库全书总目(二) 浙江翻刻武英殿本
四库未收书目提要 光绪八年傅以礼校订本
四库撤毁书提要 辑佚本
子库 诸子:
老子 四部丛刊本
庄子 四部丛刊本
文子 守山阁丛书本
鶡冠子 四部丛刊本
列子 四部丛刊本
晏子春秋 二十二子本
孔子集语 平津阁丛书本
曾子注释 皇清经解本
子思子全书 经典集林本
荀子 二十二子本
孔丛子 杭州藏明翻宋刻本
贾谊新书 抱经堂本
至言 玉函山房本
河间献王书 玉函山房本
公孔弘书 玉函山房本
新序 嘉靖翻宋刻本
扬子法言 秦氏仿宋本
新论 严可均辑本
潜夫论 古堂影宋本
申鉴 黄省曾注本
孔子家语 湖北丛书本
墨子 毕沅校正本
随巢子 玉函山房本
管子 二十二子本
商君书 四部丛刊本
申子 玉函山房本
韩非子 四部丛刊本
晁氏新书 玉函山房本
诸子
政论 严可均本
中论 杜思资深堂本
仲长子昌言 玉函山房本
邓析子 复宋本
尹文子 湖海楼丛书本
公孙龙子 严可均本
人物志 影明正德刊本
鬼谷子 陶弘景注本
阴符经 续知不足斋本
尸子 二十二子本
吕氏春秋 毕沅校注本
淮南子 庄逵吉本
论衡 通津草堂本
蒋子万机论 严可均辑本
傅子 丛书集成本
抱朴子 道藏本
刘子 道藏本
金楼子 四库全书本
颜氏家训 影明辽阳傅太平本
中说 四部丛刊本
长短经 丛书集成本
两同书 四库全书本
化书 道藏本
周敦颐集 正谊堂全书本
张载集 康熙间朱轼校刊本
陆九渊集 涵芬楼本
二程本书 康熙间吕留良刻本
朱熹集(一) 影嘉靖十一年本
朱熹集(二) 影嘉靖十一年本
朱子语类 西京清麓丛书本
王阳明集 影隆庆六年刻本
焚书 国粹丛书
续焚书 原刻本
东西均 安徽藏原装本
明夷待访录 指海本
四存编 畿辅丛书本
大同书 中华书局本
仁学 上海图书馆刻本
訄书 东京翔鸾社铅印重订本
诸子平议 春在堂本书本
存目提要(12种)
佛典:
佛本行经 金陵刻经处刻本
梵网经 鸠摩罗什译本
阿弥陀经 鸠摩罗什译本
金刚经錍 鸠摩罗什译本
缘起经 常州天宁寺刻经处集刊本
妙法莲花经 上海佛学局释氏十三经本
心经 上海佛学书局释氏十三经本
维摩诘经 鸠摩罗什译本
无量寿经 魏康僧铠译本
唯识三十论颂 中国佛学刊唯识三十论略释本
大乘起信论 南京佛纪流通处单行本
肇论 北京佛经流通处刻本
三论玄义 金陵刻本经处清二十五年刻本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金陵刻经处刻曹溪原本
金刚 扬州刻经处刻本
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
原人论 同治十三年鸡园刻经处刻本
辅教编 镡津文集本
弘明集 大正藏本
广弘明集 大正藏本
高僧传 大正藏本
比丘尼传 大正藏本
大宋高僧传 宋碛砂藏本
洛阳伽蓝记 商务张宗祥合校本
求法高僧传 金陵刻经处刻本
景德传灯录 常州天宁寺刻本
存目提要(74种)
道典:
太平经合校 王明合校本
真诰 道藏本
洞玄灵宝三洞奉道科戒营始 道藏本
道教义枢 道藏本
养性延命录 道藏本
道枢 道藏本
修真十书 道藏本
庚道集 道藏本
中和集 道藏本
历世真仙体道通鉴 道藏本
太上感应篇 道藏本
存目提要(88种)
文史笔记:
风俗通义 影元大德本
古今注 影宋刊本
酉阳杂俎 影赵氏本
封氏闻见记 雅雨堂丛书本
梦溪笔谈 四部丛刊本 学津讨原本
容斋随笔 影宋刊本
困学纪闻 影傅氏元初刻本
南村辍耕录 影潘氏元刊本
焦氏笔乘 明万历刻本
客座赘语 金陵丛刻本
日知录集释 嘉定黄氏西溪草庐重刊本
十驾斋养新录 影嘉庆本
札朴 蒋氏心矩斋校本
东塾读书记 商务排印本
读书杂志 清道光十二年刻本
癸巳存稿 光绪十年刻本
癸巳存高 王藻刻本
日下旧闻考 原刻本
存目提要(20种)
杂记:
西京杂记 影嘉靖本
云溪友议 影明刊本
唐语林 守山阁本
东坡志林 学津讨原本
挥尘录 毛氏影钞本
老学庵笔记 津逮秘书本
云麓漫钞 涉闻梓旧本
东京梦华录 学津讨原本
梦粱录 知不足斋本
齐东野语 丛书集成本
武林旧事 知不足斋本
呈史 影元刊本
青楼集 古今说海本
七修类稿 耕烟草堂本
五杂俎 日本宽文刻本
万历野获编 道光刻本
池北偶谈 康熙文粹堂刊本
板桥杂记 金陵丛刻本
茶余客话 二十二卷本
履园丛话 原刻本
阅世编 上海掌故丛书本
清稗类钞(一) 商务原本
清稗类钞(二) 商务原本
存目提要(98种)
医部
素问 顾氏翻宋刻本
灵枢经 明赵府居敬堂刊本
难经 古今医统正脉全书本
类经 金阊童涌泉刊本
医经存目提要(17种)
伤寒论 明赵开美影宋刻本
类证活人书 古今医统正及脉全书本
伤寒明理论 明刊本
伤寒论注 马中骅校刊本
伤寒贯珠集 清末广州惠济仓美本
伤寒存目提要(29种)
金匮要略方论 明万历赵开美本
金匮要略心典 清雍正刻本
金匮存目提要(9种)
温疫论 郑重光温疫论补注本
广瘟疫论 上海千顷堂书局石印本
疫疹一得 延庆堂刊本
温病条辨 清嘉庆问心堂刻本
温热经纬 清同治湖北崇文书局刻本
随息居重订霍乱论 四明林正堂室刊本
时病 论 清光绪 雷慎修堂本
温病存目提要(11种)
脉经 清光绪周学海本
濒湖脉学 四库全书本
四诊抉微 清雍正四年丙午玉映堂原刊本
察舌辨症新法 中医学大成本
诊断存目提要(19种)
神农本草经 问经堂丛书本
雷公炮 论 1932年成都义生堂刊本
珍珠囊补遗药性赋 中国医学大成本
汤液本草 古今医统正脉全书本
本草纲目 味古斋重校刻本
本草存目提要(27种)
肘后备急方 明正统道德藏本(影印本)
备急千金要方 江户医学影宋本
千金翼方 明万历三十三年王肯堂刊本
外台秘要 明崇祯十三年程衍道校勘本
太平圣惠方 永正十一年抄本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元郑天泽刊本
圣济总录 清乾隆五十年震泽汪氏燕远堂刻本
普济本事方 清乾隆十五年芸晖堂录宋抄本
济生方 四库全书本
医方考 亮明斋刻本
方剂存目提要(66种)
素问玄机原病式 古今医统正脉全书本
宣明方论 四库全书本
内外伤辨 明万历吴勉学校刻东垣十书本
脾胃论 明嘉靖梅南书屋刻东垣十书本
兰室秘藏 元刻本
医学发明 明万历刻本
阴证略例 十万卷楼重刻本
十药神书 中国医学大成本
杂病证治准绳 上海科技出版社缩影本
痰火点雪 中国医学大成本
症因脉治 康熙四十五年初刻本
理虚元鉴 清乾隆辛卯年柯氏原刻本
傅青主男科 上海启新书局合刊影印本
风劳臌膈四大证治
血证论 清光绪十六年庚寅刻本
内科存目提要(15种)
刘涓子鬼遗方 明万历二十九年刻本
外科正宗 明崇祯四年辛未刻本
外科证治全生 清咸丰十一年武昌节署刻本
疡科心得集 尽心斋刻本
外科存目提要(25种)
理伤续断方 洪武刻本
正体类要 薛氏医案本
骨伤科存目提要(10种)
妇人大全良方 四库全书本
济阴纲目 小酉山房刻本蜩寄藏版
傅青主女科 湖北崇文书局刻本
妇科存目提要(26种)
小儿药证直诀 周氏医学丛书本
万氏家传幼科发挥 万密斋医学全书本
幼幼集成 登云阁藏版(初刻本)
儿科存目提要(21种)
秘传眼科龙木论 明万历乙亥刊本
银海精微 醉耕堂刊本
原机启微 薛氏医案本
口齿类要 明新都吴玄有校刊本
审视瑶函 清扫叶山房刻本
重楼玉钥 清道光苏城喜墨斋刊本
五官科存目提要(20种)
针灸甲乙经 古今医统正脉全书本
针灸大成 明万历辛丑年刻本
针灸存目提要(19种)
十问 马王堆汉墓帛书
合阴阳 马王堆墓帛本
天下至道谈 马王堆墓帛本
素女经 双梅影 丛书本
养老奉亲书 寿亲养老新书本
内功图说 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本
养生气功存目提要(20种)
格致余论 古今医统正脉全书本
医经溯洄集 古今医统正脉全书本
名医类案 知不足斋本
医贯 三多斋梓行本
医学源流论 半松斋初刻本
医原 留耕书屋新镌本
医案医话医论存目提要(30种)
诸病源候论 丁光迪等校注本
华氏中藏经 清孙星衍校刻本
三因极一病证证方论 宋刊配补元麻沙复亥
医学启源 明正德刊本
儒门事亲 古今医统正脉全书本
洗冤集录 元刊本
卫生宝鉴 惜阴轩丛书本
丹溪心法 古今医统正脉全书本
脉因证治 颐生堂刻本
医学纲目 明嘉靖刻本
证治要诀及类方 明正统八年刻本
明医杂著 宋阳山刻本
医学正传 上海会文堂书局本
韩氏医通 邹松如氏藏本
赤水玄珠 明万历二十四年刻本
医学入门 万历三年乙亥刊本
万病回春 金陵周氏刻本
先醒斋医学广笔记 京口大成堂刻本
景岳全书 两广运使署刻本
医宗必读 金相堂本
医门法律 四库全书本
石室秘录 三让堂刻本
辨证录 黄退庵校刊本
医学心悟 中国医学大成本
医宗金鉴 武英殿刊本
医学三字经 南雅堂刻本
医林改错 三槐堂刻本
理瀹骈文 清同治三年刻本
医学衷中参西录 清宣统元年天津新华印书局铅印本
综合存目提要(67种)
兵书:
孙子 中华艺术社影宋刻武经七书本
吴子 中华学艺社影宋刻武经七书本
司马法 中华学艺术社影宋刻武经七书本
孙膑兵法 文物出版社1985年本
尉缭子 中华学艺社影宋刻武经七书本
六韬 中华学艺社宋刻武经七书本
黄帝阴符 经四库全书本
黄石公三略 中华学艺社影宋刻武经七书本
握奇经 津逮秘书本
将苑 清张澍辑诸葛忠武侯文集本
唐太宗李卫公问对 中华学艺社影宋刻武经七书本
卫公兵法辑本 清渐西村舍丛刊本
神机制敌太白阴经 守山阁丛书本
武经总要 明唐福春刻本(影印本)
虎钤经 粤雅堂丛书本
何博士备论 留香室刊本
十七史百将传 翁氏刻隆庆元年耿文光印本
守城录 瓶花书屋丛书本
历代兵制 静观堂刊本
翠微先生北征录 秋浦双忠录本
纪效新书 四库全书本
练兵实纪 四库全书本
武编 徐象标耘曼山馆刻本
阵纪 惜阴轩丛书本
草庐经略 粤雅堂丛书本
三十六计
曾胡治兵语录 1931年青年书店费怒春注释本
存目提要(76种)
小说:
山海经 影明成化刻本
燕丹子 孙星衍校订本
异苑 四库全书本
世说新语 王先谦校刻本
搜神记 津逮秘书本
夷坚志 涵芬楼排印本
太平广记(一)谈恺本
太平广记(二)谈恺本
剪灯新话 董康诵芬室翻刻日本活字本
剪灯余话 董康诵芬室翻刻日本活字本
觅灯因话 董康诵芬室刊本
虞初新志 上海进步书局正印本
聊斋志异 铸雪斋抄本
阅微草堂笔记 进步书局笔记小说大观本
三国演义 毛纶毛岗百二十回本
水浒全传 袁无涯原刊本
西游记 明代刊本李卓吾先生批评西游记本
封神演义 四雪草堂刊本
三遂平妖传 钱塘王慎修刊本
绿野仙踪 上海古籍影印刻本
红楼梦 程乙本
醒世姻缘传 文学古籍刊行社影印同德堂本
儒林外史 卧闲草堂本
镜花缘 苏州原刊本
海上花列传 初刻石印本
七侠五义 上海广百宋斋排印本
儿女英雄传 聚珍堂活字本
官场现形记 上海世界繁华报本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广智书局本
喻世明言 上海古籍影印天许斋刊本
警世通言 上海古籍影印兼善堂刊本
醒世恒言 上海古籍影印叶敬池刊本
老残游记 上海神州日报馆排印本、剪报本
孽海花 真美善书店合刊本
拍案惊奇 上海古籍影印尚友堂刊本
二刻拍案惊奇 上海古籍影印尚友堂刊本
型世言 台北影印本
存目提要(64种)
科技:
周髀算经 南宋鲍澣翻刻秘书省刻本
九章算术 四库全书本
四元玉鉴 丁取忠校本
测圆海镜 知不足斋丛书本
五星占 中国天文史文集(1978)本
星经 丛书集成本
灵台秘苑 四库全书本
乙巳占 丛书集成初编本
新仪象法要 守山阁丛书本
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 丛书集成初编本
南方草木状 丛书集成初编本
茶经 百川学海本
竹谱 丛书集成初编本
笋谱 百川学海本
菌谱 百川学海本
荔枝谱 丛书集成初编本
桐谱 丛书集成初编本
凤仙谱 昭代丛书别集本
人参谱 梅谷丛书十种本
禽经 百川学海本
闽中海错疏 万有文库本
促织经 康熙乙末年(1715年)抄本
鸡谱 乾隆丁末年抄本
汜胜之书 万国鼎本
四民月令 石氏书(石声汉四民月令校注)
齐民要术发 四部丛刊本
四时纂要 明万历十八年朝鲜刻本
耒耜经 夷门广牍丛书本
农书 知不足斋丛书本
农桑辑要 武英殿聚珍本
农桑衣食撮要 明刻本农桑撮要
马首农言 咸丰五年刻本
营田辑要 同治三年成都枫林黄氏家乘本
湖蚕述钱恂积 步斋抄本
天工开物 明崇祯十年刊本
营造法式 四库全书本
刀剑录 说郛本
陶说 鲍廷博本
景德镇陶录 书业堂刊本
饮流斋说瓷 上海朝记书店铅排本
北山酒经 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酒谱 说郛本(宛委山堂本)
文房四谱 丛书集成初编本
云林石谱 丛书集成本
砚笺 亭藏书本
墨史 知不足斋丛书本
蜀锦谱 嘉靖廿年全蜀艺文志本
装璜志 丛书集成本
术数:
宅经 四库全书本
灵棋经 四库全书本
易林 四库全书本
太玄经 四库全书本
葬书 四库全书本
李虚中命书 四库全书本
灵城精义 四库全书本
玉管照神局 四库全书本
太清神鉴 四库全书本
月波洞中记 四库全书本
皇极经世书 四库全书本
六壬大全 四库全书本
遁甲演义 四库全书本
三命通会 四库全书本
卜法详考 四库全书本
协纪辨方书 四库全书本
总集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 光绪王刻本
全上古三代文 光绪王刻本
全秦文 光绪王刻本
全汉文 光绪王刻本
全后汉文 光绪王刻本
全晋文 光绪王刻本
全宋文 光绪王刻本
全齐文 光绪王刻本
全粱文 光绪王刻本
全陈文 光绪王刻本
全后魏文 光绪王刻本
全北齐文 光绪王刻本
全后周文 光绪王刻本
全隋文 光绪王刻本
先唐文 光绪王刻本
楚辞补注 影明翻宋本
文选 胡克家翻宋本
玉台新咏 明寒山赵氏小宛堂本
全唐诗 清康熙扬州诗局本
全唐文 扬州官刻本
唐文拾遗 潜园总集本
唐文续拾 潜园总集本
读全唐文札记三种
乐府诗集 毛氏汲古阁本
中州集 诵芬室影元本
彊村丛书(一) 影印民国十一年校补
彊村丛书 (二) 影印民国十一年校补
雍熙乐府 嘉靖四十五年本
明词汇利 影赵尊岳再校本
列朝诗集(一) 清宣统二年神州国光社铅印本
列朝诗集(二)清宣统二年神州国光社铅印本
六十种曲(一) 汲古阁本
六十种曲(二) 汲古阁本
别集
建安七子 丁福保汉魏六朝名家集初刻本
三曹集 丁福保汉魏六朝名家集初刻本
阮籍 清宣统三年(1991)所刊丁氏本
嵇康 四部从书本
陶渊明集 四部丛刊本
谢灵运集 汉魏诸名家集
鲍照集 四部丛刊本
庾信集 四部丛刊本
王维集 清乾隆赵殿成本
李白集 中华书局聚珍仿宋版
杜甫集 仇兆鳌注本
韩愈集 四库全书本
白居易集 那波道圆本
梅尧臣集 四部备要本
欧阳修集 世界书局本
苏洵集 四库丛刊本
苏轼集 四部备要本
苏辙集 四部丛刊初编本
王安石集 明嘉靖三十九年抚州本
黄庭坚集 四库全书本
文天祥集 四部丛刊本
陆游集 四库备要
杨万里集 四部丛刊本
元好问集 四部丛刊本
萨都刺集 四部丛刊本
杨维桢集 四部丛刊本
刘基集 四部丛刊本
高启集 景泰本《大全集》
宋濂集 四部丛刊本
方孝孺集 四部丛刊本
归有光集 康熙原刻本
袁宗道集 刘氏嘉业堂本
袁宏道集 佩芏居四十卷本
袁中道集 珂雪斋前集本
徐渭集 徐渭集本
钟惺集 近圣居本与徐刻遗稿
谭元春集 张泽刻谭友夏合集本
陈子龙集 安雅堂稿崇祯原刻本
牧斋集 四部丛刊本
吴梅村集 四部丛刊本
黄梨洲诗文集 四部丛刊本
顾亭林集 四部丛刊本
王船山诗文集 金陵本
曝书亭集 四部丛刊本
渔洋山人精华录 林佶刻本
通志堂集 徐刻之原本
方苞集 四部丛刊本
小仓山房诗文集 嘉庆随园藏本
龚自珍集 四部丛刊本
惜抱轩诗文集 四部备要本
魏源集 同治九年古微堂诗集刻本
湘绮楼诗文集 湘绮楼全集本
入境庐诗草 能立辛未6月重校再版本
严复诗文集 沈云龙蒋贞金辑本
谭嗣同集 中华书局版
梁启超集 林志钧编饮冰室合集
王国维诗文集 上海古籍书店1983年印行王国维遗集本
文艺评论
文心雕龙 黄叔琳校本
文则 有正书局文学津梁本
文章精义 正书局文学津梁本
修辞鉴衡 四库全书本
文章辨体序说 罗氏样本
论文偶记 逊敏堂丛本
楹联丛话 道光本
初月楼古文绪论 常州先哲遗书
艺概 同治十三年刻本
春觉斋论文 都门铅印本
论文杂记 刘申叔遗书
文评散篇选编
诗品 明刊说郛本
文镜秘府论 日本京都藤井佐兵卫版行本
二十四诗品 明刊说郛本
六一诗话 四库全书本
石林诗话 清文焕所辑历代诗话本
岁寒堂诗话 丁福保辑订历代诗话续编本
白石道人诗说 白石道人四种清同治十年刊本
沧浪诗话 历代诗话本
滹南诗话 知不足斋丛书本
艺苑卮言 历代诗话续编
诗薮 朝鲜旧刊本
姜斋诗话 清诗话本
原诗 丁福保订清诗话本
渔洋诗话 清诗话本
说话啐语 丁福保所辑清诗话本
随园诗话 乾隆自刻本
石洲诗话 嘉庆二十盾原刻本
饮冰室诗话 中华书局饮冰室合集本
诗评散篇选编
乐府指迷 四库全书本
词源 道光戈载校秦恩复刻本
词旨 陈去病百尺楼丛书本
渚山堂词 刘承干吴兴丛书本
词品 嘉靖本
爰园词话 词话丛编本
窥词管见 语话丛编本
古今词话 世德堂刊词学全书本
七颂堂词绎 别下斋丛书本
远志斋词衷 词语丛编本
花草蒙拾 赐砚堂丛书本
皱水轩词筌 词话丛编
金粟词话 别下斋丛书本
古今词论 澄晖堂本
介存斋论词杂著 词论丛编
赌棋山庄词话 词话丛编
蒿庵论词 词话丛编
芬陀利室词话 光绪刊本
白雨斋词话 开明书店铅印八卷本
复堂词话 词话丛编本
论词随笔 词话丛编本
词徵 上海图书馆藏本
人间词话 王国维遗书本
蕙风词话 惜阴堂丛书刊本
海绡说词 词话丛编
词论散篇选编
教坊记 百卷本说郛本
碧鸡漫志 知不足斋五卷本
唱论 新曲苑本
南词叙录 读曲丛刊
魏良辅曲律 诵芬读曲丛刊本
曲律 读曲丛刊本
曲品 1918年北京大学出版部出版的吴梅校本
度曲须知 崇祯原刻本
谭曲杂札 南音三籁本
衡曲尘谈 诵芬室读曲丛刊
远山堂曲品 祁彪佳文稿本
远山堂剧品 祁彪佳文稿本
笠翁剧论 卢前编新曲苑本
乐府传声 正觉楼丛书本
雨村曲话 曲苑本
雨村剧话 函海本
花部农谭 豳杂俎本
藤花亭曲话 藤花亭十种本
词余丛话 坦园丛稿本
续词词余丛话 坦园丛稿本
宋元戏曲考 王国维戏曲论文集
曲评散篇选编
小说论评散篇选篇
古画品录 四库全书本
续画品 四库全书本
唐朝名画录 四库全书本
历代名画记 津逮秘书本
山水赋 四库全书本
笔法记 四库全书本
益州名画录 四库全书本
图画见闻志 四库全书本
宋朝名画评 四库全书本
林泉高致集 四库全书本
德隅斋画品 四库全书本
画史 四库全书本
山水纯全集 四库全书本
广川画跋 四库全书本
宣和画谱 四库全书本
画继 四库全书本
华光梅谱 沈子丞编历代论画名著汇编
竹谱 知不足斋丛书
古今画鉴 程氏丛刻本
中麓画品 函海本
画说 宝堂秘籍本
明画录 读画斋丛书本
画尘 明陶宗义说郛本
画诀 马克明点校论辑要本
画筌 马克明点校论辑要本
苦瓜和尚画语录 知不足斋丛书
南田画跋 画论丛刊本
雨窗漫笔 马克明点校论辑要本
鹿台题画稿 马克明点校论辑要本
绘事砝微 画论丛刊本
画学心法问答 邈园丛书本
小山画谱 借月山房汇抄本
芥舟学画辑 乾隆辛丑所编琴书阁藏本
山静居画论 知不足斋丛书本
松壶画忆 榆园丛刻本
南宗抉秘 屏庐丛刻本
艺舟双楫 光绪十四年重校本安吴四种本
书谱 四库全书本
法书要录 四库全书本
广艺舟双楫 光绪十九年南海康氏万木草堂刊本
宋本周易注疏 魏王弼 晉韓康伯注 唐孔穎達正義 單頁影印 兩冊 中華書局 1988年8月1版1印 影印底本為國家圖書館藏宋兩浙東路茶鹽司刻宋元遞修本周易注疏十三卷,即所謂越州本。因其半葉八行,故又稱八行注疏本。此書為經注疏首次合刊,初刻當在南宋建炎、紹興年間,行格疏朗,麻紙摹印,楮墨精良。原為明孫景芳藏書,入清歸陳鳣,後歸瞿氏鐵琴銅劍樓,國初由瞿氏後人捐贈北京圖書館。原書闕表、序及卷一,陳鳣依周錫瓚影宋鈔本補全。卷前有李致忠影印宋刻本周易注疏說明。
商务印书馆
浙江古籍
崇文书局(湖北辞书)
山西古籍
上海古籍
中州古籍
天津古籍
中华书局
这几家出版社都挺不错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