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既姬旦,是周文王的四子,其之所以能够名传千古的原因在于:第一,是为儒家所推崇;第二,是助推了周朝的建立。一、为儒家所推崇
周公在世期间,建立起了具体的礼乐制度,而这正与儒家的“礼”相契合,或者说儒家的“礼”就是由此发展而来,为儒家所推崇,从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开始,就不断地推崇着周公的礼乐制度,期望能够让社会回到周公时期这样一个美好的时代,不仅如此,孔子还时常通过做梦来与周公进行交流,凡此种种,都可以表现出孔子对周公的敬仰,那么周公这样一个名字也伴随着儒家的“礼”而延续了下来。
此外,儒家经典《周易》也相传由周公所作,《周易》在之后被列为”四书五经“中”五经“之一,被历代儒家所推崇,被不断的研究、讨论、分析、传授,从而为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在尤为推崇儒家的古代,往往需要对儒家经典研习彻底才能够为官进士,那么《周易》也不例外。那么周公也成为了无法被忘记的重要人物。
二、助推了周朝的建立周公除了借助于儒家而留名,周公对于周朝建立的贡献,也足以在史书中占得一席之地,无法被历史所遗忘。周公先是辅佐了周武王,取得了讨伐商朝大战的胜利,推翻了商朝,建立了周朝。
之后,周公又继续辅佐幼小的成王,帮助他稳定了新生的周朝,让各个地方都趋于稳定,推行了分封制,让整个国家的国土得到恰如其分的统治,并且建立起了礼乐制度,让各个层次都有了相应的规定与区分,从而让整个社会都趋于合理与稳定。这一些功绩对于周朝乃至后世可以说都是极为重要的,因此,周公在这一方面也能够千古流传。
历史上真实的周公是个拥有杰出政治才能的圣哲式人物,曹操就把他当作自己学习的榜样,写下了“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样的诗句,用以自比。 而现在人说到周公,多半是由于《周公解梦》的存在。这本书的作者已经不可考证,但可以肯定不是上边说的周公。之所以用上周公的名字,主要是孔子的原因。孔子说周公曾经多次在他的梦里出现过,周公一生的作为是孔子极为推崇的,寄托着孔子的政治理想,由于孔子的地位在后世越来越高,连带着被他推崇的周公地位也就水涨船高。而中国人比较喜欢和名人扯上关系,于是这本带有迷信色彩的解梦之书就由于周公多次出现在孔子梦里而被冠上了周公的大名,用以增加影响。而后,周公就又成为了梦乃至于睡觉的代称,大家说“见周公”、“和周公聊天去了”其实就是说自己睡觉去了。
孔子,孔子推崇周公是因其崇尚周礼
是道家啊,不可能是儒家的!!
预示着你将在未来的时间被一些琐事困扰
周公的种种努力,对周王朝的稳定和巩固起了重要作用。对周王室,周公可以说是忠心耿耿。周公的形象符合儒家的理想人格,因此,周公也就成了历代辅政者的楷模。同时,周公在辅国安邦的实践活动中,还阐述了他的“敬天保民”、“明德慎罚”、“勤政尚贤”等思想,其政治思想也是儒家政治思想的直接来源。周公的德业首先作为孔子思想和儒家学说的先导,由此而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