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红血橙是中华红橙,原产地是江西,塔罗科血橙是塔罗科脐橙的一种,(tarocco)血橙原产意大利,1992年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引种。
(目前,有不少人将血橙与红肉脐橙混为一谈,实为两个不同的柑橘品种)
1、果外形略有不同:红肉脐橙为圆形或近圆形,血橙为短椭圆形或倒卵圆形。
2、果皮色彩不同:红肉脐橙果皮与普通脐橙一致,只是果肉为红色,而血橙经过储存上血后,果皮呈现紫红色彩。
3、果肉不同:红肉脐橙果肉为粉红色紫红色,为均匀的红色;而血橙有明显的红色条纹。
4、营养素不同:红肉脐橙着色色素为番茄红素,而血橙色素为花青素,是柑橘中唯一含花青素类的品种。
5、果面肚脐不同:红肉脐橙有肚脐;血橙没有肚脐。
其实我告诉你:虽然塔罗科血橙是资中特产,但是塔罗科血橙还没有脐橙好吃,买资中特产不要去买那种包装好的,全是骗人的,打开箱子一看上面的基本没有什么问题,但是下面的就严重不行了,尤其是最下面那一层,坏的,不好的很多,所以以后不要去买那种,白色的那种不要去吃,可能是寄生虫之类的,最好扔掉不要,吃起来就是酸得很!要买塔罗科血橙以后到农民或者贩子手上去买,自己挑选,价格还比那种便宜,只是那种包装好看方便送礼!
跟在室外受冻没有关系!所以就是坏的!不要吃!
1、果肉的颜色不同:血橙带有深红色似血颜色的果肉与汁液,较寻常的橙体积小,新鲜的血橙是红色或橙色,有明亮的红色条纹,并且香甜多汁,有一种芬芳的香气,血橙大都无核。而普通的橙子果肉和汁液一般都是橙色,而且都是有核的。
2、形状大小不同:血橙大部分形状略呈圆形扁状,脐橙略呈椭圆形。血橙尾部没有肚脐,而脐橙尾部有肚脐,这是血橙和脐橙更明显的区分。血橙大部分都比较小直径在60mm上下,脐橙个头比较大直径范围大部分在85mm上下。
3、营养价值不同:红肉脐橙着色色素为番茄红素,而血橙色素为花青素,是柑橘中含花青素类的品种,其营养价值比较高。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在吃完血橙之后,在一小时之内不要喝牛奶,因为牛奶中的蛋白质和血橙中一些富含丰富的果酸发生凝固,从而引起影响消化,还可能会导致一些腹胀,腹泻的现象。
还有就是血橙虽然美味,但在使用的时候还是要注意适量的,吃完血橙之后应注意及时刷牙,避免口腔造成伤害,在吃血橙的时候,剩下的一些血橙皮泡水喝的时候要非常注意的,因为血橙皮上会有一种保鲜剂,很难用水清洗掉,所以在泡水的时候要注意这一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玫瑰血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塔罗科血橙
你好,血橙不红就是没长好,血橙(blood orange)是橙(citrus sinensis)的变种,俗称红橙。它带有深红色似血颜色的果肉与汁液,较寻常的橙体积小;表皮通常有小凹点,但也可以是平滑的。血橙首次出现在1850年的欧洲,新鲜的血橙是红色或橙色,有明亮的红色条纹,并且香甜多汁,有一种芬芳的香气,有几个品种是略呈椭圆形的,血橙大都无核,主要被种植在西班牙、意大利和北美。中国主要分布在四川资中县、江西赣州,四川省资中县被称为“中国塔罗科血橙之乡”、现资中县正大规模种植血橙。血橙同时还是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贫血的补血良品,还能改善肤色,促进细胞再生。
中文学名
血橙
拉丁学名
citrus sinensis
二名法
citrus sinensis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magnoliophyta
形态特征
血橙具有特色的深色果肉是因为花色苷(anthocyanin)的存在。花色苷是一种常见的色素,为花青素与单糖形成的糖苷结合物,存在于许多花朵与果实中,但在柑橘类果实却很少见。有时候在最外层的皮上也会有深色表现,要看血橙的变异度。内部深色则与光、温度以及变异度相关。
生长环境
1、阳光充足。
2、温度8℃以上,最好20~32℃之间。
3、空气湿润,空气湿度保持在65%~90%之间最好。
4、肥水充足,土壤深厚,旱可灌、涝可排。
分布
血橙属混种植物,最早出现在欧洲,现主要被种植在西班牙、意大利和北美。中国主要分布在四川资中、江西赣南,湘南新宁,江西被称为“江西红橙之乡”,重庆市长寿区和北碚区也有血橙分布,赣南主产血橙柑桔苗。
分类
血橙以果肉酷似鲜血的颜色而得名,它本质上属脐橙类,已经开发出多种品味品种,较为有名的有意大利塔罗科血橙,中国的有红玉血橙,玫瑰血橙等。
塔罗科
是从塔罗科血橙珠心系后代中选育而成。该优系来源于塔罗科血橙珠心系后代,生长势强,是甜橙中生长势最旺的品种。树冠圆头形,8年生枳砧幼树,株高3.26米,树冠2.63x2.83米,干粗9厘米。叶大枝粗,叶片卵圆形至长椭圆形。翼叶倒卵形,叶柄长,刺多且长。
属于白羊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