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性格有遗传的原因,也有父母的原因,很多性格特点都是父母的言传身教,平时多注意自己的言行语气,举止,孩子一定是有叛逆期的,但是要正确引导,而不是粗暴的去阻止和拒绝他,可以像朋友一样多陪孩子谈谈心,看看孩子的想法,因势利导。
带他去变形记。
孩子产生叛逆心理家长有着直接责任。是做父母的平时没有把他(她)教育好!
对于有叛逆思想的孩子。千万不能动手打他(她)。一定要从思想上解决问题。(打孩子是一种愚蠢的举动,这样只会让他(她)的叛逆心理更强!)
改变孩子叛逆性格其实并非难事。做家长的只要坚持做到:
①勤沟通。(工作再忙也不要忘记和平关爱孩子。在关爱的同时一定要充分了解他(她)的想法和要求。合理的部分一定要帮助解决)
②沟通的目的就是要知道孩子心里究竟在想着这么。需求什么。有什么不良爱好。是不是和思想品德差的孩子在一起。
③如发现不良苗头要及时给予教育纠正。(尽量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④万一孩子做了错事。你不要忙着责怪他(她)。首先要帮助他(她)知道错在哪里?为什么会犯错?(他(她)的思想通了,以后也就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了!)
和叛逆期孩子交流应该注意以下六点:
1、不做道德判断。对于孩子的逆反行为,家长不要上来就给孩子打上不听话、不懂事、情绪化、意志力薄弱的标签,而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到青春期逆反是所有人都有的正常现象。这时,在和孩子的交流中,要注意减少对孩子的道德判断,不要孩子犯了错或有了一些不合适的举动就“上纲上线”。如果你的孩子在12~18岁有青春期逆反,你应该高兴,因为他们正在步入大人的行列,正在成长和自我意识的整理中,这个过程比较漫长,但总会过去的。
2、理解和包容。孩子越是逆反的时候,越需要家长有平和稳定的情绪。这个时候,不能用正确与错误去评论孩子的行为,而是要给予他们更多的理解。比如,当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时,不要自然而然地认为是孩子不够用心导致的,更不能一看到成绩有所下降就多加指责,而是要说,“我知道你的压力非常大,你以自己的方式努力了。”家长的包容,会给孩子的心理成长创造空间,让他们能最大程度地沉淀自己的情绪感受,进而更好地转化自己的行为和处事方式。
3、陪伴原则。在这个原则之下,最重要的是建立爱的亲子关系。有个案例是,一个孩子一直和自己的父亲逆反,即使长大后,与父亲的关系仍然不好。他后来回想说,是因为他父亲一直在外地工作,每两个月才回家一次,而一回来,就总是教育他,让他觉得父亲是特意回来管自己的。但他的父亲却说,这是出于对孩子的爱。因为自己在家里的时间少,所以每次回去,就想抓紧时间管管孩子的学习,反而忽视了和孩子的交流、玩耍。只关注学习,让本来心理压力就不小的孩子,又增添了一些心理负担,孩子自然对这个总想管自己的父亲产生了排斥。这个案例告诉我们,花时间陪伴是缓解叛逆期孩子心理的重要因素,但更重要的是让孩子感受到家长对他的爱。家长的付出要以有效的方式让孩子感受到。对孩子的关心不一定只是在学习上,也可以是对孩子的生活、思想等方面的了解和认识,多花点心思和时间陪伴孩子、了解孩子,也许比一味的“管”要好得多。
4、父母要学会倾听。有些家长对孩子讲的话,是敷衍地听和有选择地听。渐渐地,孩子就不愿意再与之交流了。最好的倾听方式是全神贯注地听,而心理咨询师甚至会做到动情地听和以同理心地听。倾听还应该有一个平等的态度,要向对待朋友一样,不要居高临下。一般在做心理辅导时,听是很重要的,也是很累人的,这需要你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在与孩子交流时,更应该这样,学会倾听、多倾听,除了能更好地了解孩子的想法,也能让他感受到自己受到了父母的尊重。
5、给孩子提供平台。青春期的孩子还有一个特点是,认知和生活经验不均衡。如果父母不放手,给孩子实践的机会,他们就会更加没有自信。关于青少年的事,一定要让孩子做主。好多青春期的孩子都在表达,为什么你要为我做主,你为什么不尊重我的想法?作为家长,可以让孩子自己去碰南墙,自己去发现自身的不成熟,当吃过几次亏后,孩子自然会对自己有了新的认识。替孩子做主不是明智的办法,做一个可以适当放手的父母反而会加速孩子的成长。
6、关于规则。很多父母喜欢给孩子做种种限制,比如规定他们几点必须睡觉,几点必须吃饭。而这种规定,往往会让父母们充满挫败感,因为孩子们基本不会去执行。法国人常说,家长只有给孩子说“不”的权利,他们才能真正地自己做主。也就是说,孩子首先要能够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意愿,才能逐渐建立他自己的规则标准。如果父母在这个过程中,冒犯了孩子说“不”的权益,那么一定要道歉。要尊重孩子的自尊,积极关注孩子好的表现。
总之,青春期是变化的,也是充满机会和危险的。青春期的逆反,就像家里来了不速之客,它会最终离开。当孩子抛来这个棘手的问题时,我们不要针锋相对,可以像接篮球一样,退一步接住。如果以这样的态度对待孩子的逆反,就会发现,青春期的问题真的会容易了很多。
家长的这种教育方式,对孩子的影响有可能是一辈子
凡凡是一个刚上一年级的小学生,由于上课的时候老师授课的进程比较快,所以凡凡在上拼音的时候有点跟不上。他的妈妈每天下班之后就给他补习拼音,可是每次她的妈妈给他补习讲解的时候,凡凡总是记不住。
几天下来,他的妈妈就有点不耐烦了。每次给他补习拼音的时候,不到五分钟就直接开骂:“你怎么就那么笨呢?教了那么多次,还不会?我怎么就生了像你这么笨的儿子?”
凡凡知道是自己不好,每次妈妈在开骂的时候,他就是沉默不语,或者是偷偷的哭泣。久而久之,他就认为自己真的是一个笨孩子,对学习更加不上心了。
当孩子被标上负面标签后,心理上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更为严重的是,有可能令一个孩子放弃追求自己的前途。
不管是出于哪种原因,父母都不应该给孩子贴上负面的标签。因为对于孩子来说,这些负面的标签可能会成为束缚他一生成长的界限与牢笼。
与其指责孩子,不如多为孩子喝彩
父母在面对总是学不会的孩子时,总是会忍不住去指责孩子,说孩子笨,即使父母的心里也很不乐意,心里也不舒服。
其实我们只要换一种方式,当我们想要去指责孩子的时候,想要说孩子“你怎么就那么笨呢?你怎么总是学不会?”时,我们不妨把这些话换成“其实你挺优秀的”,孩子就会变得越来越优秀。
社会心理学上有个术语叫做“标签效应”,意思就是说,对人的看法就像给人贴一个标签一样,迫使这个人以后做出与标签相符的行为。
那么我们不如给孩子贴上一个“正面标签”,比如你很聪明,你很优秀之类的,这样就会让孩子觉得其实自己挺聪明、挺优秀的,孩子往往就会越加的努力,让自己变得更聪明,更优秀。
小小的成绩在班上是中下水平,即使她每天起早贪黑的看书学习,但是她的学习成绩依然没有任何一点起色。刚开始,她的妈妈总是指责她,说她不是学习的料,供她读书简直是浪费钱。
小小气不过,就直接回了一句:“既然我不是学习的料,那我继续读书也只会浪费你的钱,我还不如出去打工算了。”
她的妈妈反思后觉得:一个女孩子那么早出社会,很容易学坏的,还不如在学校里呆着。后来她自己想了想,改变了策略,每当她想要说孩子笨蛋、傻瓜的时候,就换成了“孩子,加油!妈妈相信你一定可以的。”
她的妈妈发现这样对孩子说,自己既不用动气,孩子好像也挺乐意接受的,而且孩子的自信心倍增。一段时间后,小小的成绩虽然不是非常的突出,但却比之前有了小小的进步。
我国的著名童话大王郑渊洁先生曾经说过:“差生是差老师和差家长一起联手缔造的。”这句话警告了当代的父母们:不要随便说孩子笨、孩子差,这样只会让孩子变得越来越笨,越来越差。
当孩子成绩不理想或者是做事情没有达到自己预想的成功时,作为父母的应该多给孩子一些喝彩和鼓励,而少一些指责。给孩子多一些积极的影响,那么,孩子往往就会往积极方向越走越远。
给孩子积极的心理暗示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经做过一个心理实验,证明孩子的成绩与教育者的期待是成正比的。因此,如果父母给予孩子积极心理与期待,那么,孩子往往就会往优秀的方向发展。相反的,如果父母总是说孩子笨、差,那么孩子只会越来越笨,越来越差。
案例中凡凡的拼音比较差,妈妈给孩子辅导,孩子却总是学不会,结果妈妈火冒三丈对孩子进行谩骂:“你怎么就那么笨的!”妈妈生气不仅仅影响了自己的心情,而且也影响了孩子的情绪。
在给孩子辅导,而孩子却总是学不会时,我们先不妨减少孩子学习量,也就是每天只教孩子一个拼音,并要求孩子把这个拼音学会。我们可以这样对孩子说:“一下子记不住那么多没关系的,我们每天只学一个,我们只要今天比昨天进步一点点就够了。”
孩子在得到这样的心理暗示,心理鼓励之后,他就会努力的往这方面发展。他不需要一下子把所有的拼音都学会,他每天只要学会一个就可以了,然而每天只学一个也并非难事。
一天只学一个拼音,一段时间下来就能把所有的拼音都学会。不仅如此,孩子还会在这个过程中获得自信。
当孩子学习成绩不理想的时候,父母可以积极的暗示他:“下次一定会比这次好。”孩子在得到积极的心理暗示与期待以后,就会变得越来越优秀。
多听听孩子内心的想法
每个孩子都希望父母能够倾听自己内心的想法,作为父母,对于孩子的这种渴求,当然也应当尽量去满足,并且在倾听孩子的同时能够放低自己的姿态,走进孩子的内心。
凡凡在学拼音的时候总是学不会,如果妈妈这个时候还在指责孩子:“全班人那么多学生,为什么别人都学会了,而你不会?你怎么就那么笨的?”
当孩子听到这样的指责之后,他不仅会哭泣,会觉得委屈,甚至还会关上自己的心,使别人无法窥探自己内心的想法。
这时候,作为家长的,不妨放低自己的姿态,努力的尝试走进孩子的内心。这时不妨试探的问孩子:“凡凡,拼音课上了那么久了,还是学不会,是不是拼音比较难呀?”“嗯,也不是很难,就是老师讲的太快了,有点跟不上。”
你看,换种语气、换种态度,我们就能够知道孩子内心的想法。
我们可以根据孩子的内心去做相应的辅导,一天学五个拼音太多了,那么我们可以减到两个,甚至是只学一个。只要孩子可以欣然接受,慢一点又有什么关系呢?
可见,父母尝试着去倾听孩子说话,可以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此外,对于那些总是学不会的孩子,也只有放下姿态,倾听他们说话,父母才有可能真正的了解他学不会背后真实的想法。
教育家周弘先生说:“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农民如何对待庄稼,常常决定着庄稼的生死存亡;
道理也是一样的,父母如何对待孩子,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孩子的未来。当父母总是在指责孩子“笨、差”的时候,“优秀、聪明”就真的慢慢离孩子远去了。
在孩子学不会的时候,你还会再指责孩子笨、差吗?不如停止你那犀利的语言,尝试着多给孩子一些喝彩,尝试着多给他们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尝试着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你会发现孩子越来越优秀。
可能孩子处于叛逆期,这时候家长要给予孩子充分的关心和帮助,让孩子走正道,另外可以结合吉祥物化解,效果会好些。明年如果犯太岁的话,可以请化太岁锦囊~